“那就依照您的意思办。”事情敲定,胥姜又问:“就这些活儿,要耗多少工期?”
“刮灰、换砖两日便能完工,就是这张矮榻要废些功夫。一来是新样式,二来是手里还有桩活儿未结,即便我与许三两人齐手,估摸着最快也得八九天。”说完,曹叔问道:“东家可是要宴客?”
胥姜点头,“不过八九天也不算迟,来得及。”她正好可以将书肆内外好生整理一番,还能将手里堆的活儿销一销。
“那就好。”曹叔惦记着手里的活儿,和胥姜新定的矮榻,便收拾着要往回赶。
一出肆,正碰上楼云春,与他打了个招呼,便匆匆走了。
“谈好了?”
“嗯。”
经过昨晚一场夜话,胥姜瞧着他亲切,便黏在他身后,同往后院去拴马。顺道将自己的盘算,与曹叔商量的点子,都一一讲给他听。
听着听着楼云春突然停下脚步,胥姜没注意,一脸撞到了他背上,随后捂住鼻子问,“怎么了?”
楼云春回头,努力压着要翘起的唇角,将她拉到面前,低声问道:“你为何要在肆里多置一张木榻?”
一不注意说漏嘴了,胥姜捂住鼻子,却捂不住逐渐烧红的脸颊,随后拿润泽的眸子瞪他,瓮声瓮气道:“莫要明知故问。”
闻言,楼云春的嘴角压不住,弯成月牙。
第106章 一百零六斩,局势纷杂
书肆的整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曹叔所说,刷墙和补砖两日便完工了,这墙重新一刷,破落之感顿去大半。
胥姜把自东山带回来的花花草草,种了些在门前和通往角门的檐廊旁,另留下两株桃树,剩下的皆由楼云春带回楼宅栽种。
留下的两株桃树,一株送到了南山书塾,林夫子将它种在了书塾后院的墙角下。另一株胥姜种在了书肆后院的角门边上,那处日照好。
就是要防止犟驴过路时去啃食。
胥姜盯着沐浴在晨光中的小树苗,扭头对院里的犟驴警告道:“敢啃它,就将你做成驴肉火烧。”
犟驴转身拿屁股对着她,全当没听见。
胥姜朝它扬了扬巴掌。
在东山买的酒也送到了,胥姜与农人约定,若再出新酒,便先送来她尝尝。
老伯应下,随后领钱,欢喜地朝东市买小青瓦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胥姜除打理书肆、招呼客人外,还得赶着修注县志和她师父留下的书。梁墨则负责刷印、装帧诗集,两人忙起来便是一刻不得闲。
眼下她正誊抄师父的书,吴清窗便兴高采烈的上门来了。
胥姜请了他一盏茶,笑问:“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我就说你肯定不知道,所以这才来告诉你。”吴清窗一气喝了半盏茶,低声道:“半斗山书局前些日子出了一套花草笺谱,昨日被继圣书局招去责问,结果双方吵起来,闹得不可开交。”
“半斗山?”胥姜眉毛一扬,“他们跟继圣书局来往向来密切,怎为这笺谱就闹起来了?”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半斗山与继圣虽平日来往不错,可都是因其利益相投,如今利益相冲,自然就闹掰了。那半斗山并非咱们这种没有根基的小铺子,能做到跟继圣不相上下,自有门道。”说着他压低了声音,“近日听说攀上了西台侍郎董大人,腰杆硬了,所以才敢和周善才叫板。”
西台侍郎?怎么这么耳熟?
胥姜按下心头疑虑,问道:“那半斗山哪儿来的草花纸制笺谱?”
“自然是纸坊出的,眼见着那笺谱卖得红火,这些纸坊自得琢磨如何分一杯羹。眼下是各家纸坊都出了这草花纸,周善才再财大气粗,总不能将所有草花纸都买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