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1 / 2)

胥姜收活儿,往院子里去瞧了眼梁墨,他也正收尾。

她没打搅他,转身去厨房看汤。

炉中炭火已灭,尚留余温,锅底的水也正好,只差一把火便烧干。

胥姜揭开木甑,清甜的香气悠然荡开,使人脾胃立时燥痒起来。可这还不算香,待她揭开陶瓮之时,怕是五脏庙的神仙都要跳起来。

她拿来两只碗,抱出一只陶瓮,舔了舔嘴唇,小心揭开盖子,香气立即冲脸而来,煞得人找不着东南西北。

胥姜深深吸了两口气,拂开水汽,看了眼瓮中情景。

只见瓮中汤色如春,油星如露,草鸭静静卧在瓮底,不见一丝破皮。胥姜拿来筷子轻轻一戳,便将草鸭戳了个对穿。

火候刚好。

她卸下鸭腿、鸭翅,分装在两只碗里,随后又各盛了两勺汤,才又盖上盖子,将汤端进书肆,招呼梁墨来喝。

梁墨正好揭完最后一张印纸,听到胥姜唤他,便净手朝肆里来。

“东家做了什么吃食,好香!”

“鸭先知。”

“什么?”

胥姜招呼他坐,将他的那碗汤递了过去,笑道:“鸭先知。”

梁墨盯着碗里的鸭腿鸭翅,恍然大悟。

“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如此。”

“尝尝吧。”

两人对坐喝汤,梁墨只尝了一口便忍不住放下勺子,端着汤碗直接喝了起来。

胥姜一边喝一边劝,“慢些,锅里还有,小心烫着。”

她一共炖了两瓮,一瓮过会儿送去南山书塾,这一瓮便留着自己吃。

今日大理寺有事、明日楼云春又要去木府赴宴,这两日都见不着人。这么一瓮汤,只她与梁墨分食,怎么着都够吃了。

喝完汤,梁墨开始啃鸭腿。鸭腿软烂脱骨,却不柴不淡,反倒因吸满青螺的鲜、金线莲的甜,滋味甚美。

梁墨做了半日的活儿也饿了,加之这鸭先知鲜美无比,他一时没忍住,连喝了三碗。

喝道最后,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放下碗筷道:“我吃饱了,多谢东家招待。”

胥姜笑道:“能吃是福,且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别拘着。”

喝完汤,胥姜看天色不早,便放梁墨回去了。

梁墨做事有头有尾,将后院的器具一件件收整好,才同胥姜告辞,跑着走了。

喝了三碗汤,他有的是劲儿。

待梁墨走后,胥姜也锁了门,将剩下那瓮鸭先知连汤带瓮,五花大绑的挂在驴身上,骑着它往待贤坊去了。

路上碰到去接陆稹下学的曹叔,两人正好同行。

胥姜问道:“陆稹如今已正式入学,可还习惯?”

“习惯。”提起孙子,曹叔满面笑容,“年前在书塾中待的那些时日,便与同窗师兄弟熟识了,如今正式入学,与从前也没什么不同。”

“功课呢?”

“更加用功了,天不亮便起来默书,睡觉都要抱着书。休沐在家,也成日老师长、老师短的,叫得你曹大娘吃味儿。”

胥姜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谈笑间,两人已至书塾。

正是散学时候,胥姜与曹叔刚落地,一道矮小的身影便自一群衣着统一的学子中冲了出来,一头撞到了胥姜腿上,将自己撞了个屁股蹲儿。

胥姜连忙将让扶起,拍了拍他身上的泥土,笑道:“哪里来的笨兔子。”

陆稹有些不好意思,又冲胥姜作礼道:“姐姐好。”然后走到曹叔身边,牵起了他的手。

曹叔摸了摸他的脑袋,随后对胥姜道:“家中还等着他回去吃饭,我们就先走了。”

胥姜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