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 / 2)

出门在外,沈泽秋一向低调,和卫石一起穿棉褂,坐在角落吃饭,并不显眼。

身边的几桌客人则非富即贵,要了美酒佳肴,正高谈阔论,冷不丁的,沈泽秋还听到了自家的事儿。

“嘿,你们听说过宁秋阁吗?”一锦衣男子问。

“有点耳熟,欸,是宁秋船队吧?把生意都做到金陵去了。”另一个黑衣男搭腔。

锦衣男子翘着二郎腿笑笑,“宁秋阁,宁秋商队,宁秋钱庄都是一个东家,只不过船队的生意做得远,最为外人知罢了。”

“这家人呐,姓沈,和云裳阁还打过擂台哩,云裳阁正红火那几年,谁都没怕过,唯独在沈家手里栽过跟头!”

周围的人来了兴致,纷纷竖起耳朵听,“还有这档子事呢?你快讲讲。”

锦衣男子放下酒杯,绘声绘色的说起来,半真半假,和个说书先生似的,叫周围人听的如痴如醉。

卫石往嘴里塞着饺子,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瞎说八道嘛。

“吃,别搭理。”沈泽秋吃完了牛肉面,拿着酸菜肉包吃的津津有味,任凭锦衣男子添油加醋的说。

在坐的都是竞争对手,沈泽秋与他们不熟,没必要自爆身份。

吃完了东西,沈泽秋要了壶碧螺春慢慢喝,卫石八分饱,要了一碟盐水花生慢慢吃,两人听了一耳朵闲话,勉强知道了各位的身份。

都是临近州县的生意人。

“出去逛逛吧。”沈泽秋想出去透气,顺便在夜集上逛一逛,给家人买些礼物。

沈泽秋和卫石前脚出客栈,一个蓝衣人后脚便跟了出去。

这蓝衣人叫做张明才,不仅认得沈泽秋,还有一段“旧仇”。

张家原先有一支船队,跑的也是吴州至南方的水域,风光过一阵子,但宁秋船队成立后,张家渐渐没落,把船卖了回祖籍青州经营布匹生意。

这张明才不检讨自己盈盈经营不善,把船队被卖的事全怪在沈家头上,此人特别记仇,睚眦必报。

张明才摸了摸小胡子,掏出一个小瓷瓶,和路边的小乞丐耳语几句,小乞丐收了张明才的钱,又认熟沈泽秋的脸,点头,”我知道怎么办了。“

原来这张明才好养犬,家里养了数只恶犬,喂生肉长大,特别凶悍,被训的只听张明才一人的话。

闲暇时他会训犬,用肉汁调制了一个气味,只要沾上这种气味,恶犬放出来就会拼命撕咬,张明才喜欢在小狗、小羊身上涂抹这种汁水,然后看狗扑杀它们。

不一会儿,沈泽秋和卫石到了夜集上。

集市上很热闹,沈泽秋看中了几张面具,正站在摊子前挑选,一个小乞丐扑了上来。

卫石眼疾手快,扯住小乞丐的胳膊把他拉开,“你干啥?!”

小乞丐瞪大眼睛,泥鳅似的挣脱桎梏跑远了。

卫石疑惑的嘀咕一句,“冒冒失失的,真奇怪。”

大家都没注意到,小乞丐扑过来的时候,手里攥着一个开了口的小瓷瓶,不过他太紧张了,瓶中的东西只有几滴沾在沈泽秋的衣襟上,剩下的都淌在地上。

不远处,张明才牵着狗过来了。

……

“知府大人,这边请,这是咱们青州最繁华的街巷。”

沈泽秋和卫石没将刚才的事放在心上,继续挑选东西,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还有兵卒在前开路。

原来云裳阁被查封,原青州知府也被革职,朝廷派了新任知府来,今晚上新知府大人来逛夜集,熟悉民情来哩。

虽然有兵卒开道,但也只稍微控制着人流,以免冲撞到大人。

沈泽秋和卫石往路边避了避,刚好与新任知府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