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姥姥张张嘴,想说上五险一金并不是好公司的标准,但看俞茵的样子,知道她听不进去,叹口气。

长辈疼爱小辈,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为人处事道理一股脑教给小辈,生怕她们走了歪路。

虽然这些道理不一定全对,也未必适合当下的社会。

俞茵见姥姥不说话,殷勤地夹菜。

“姥姥,过生日,要开心呀。”

姥姥无奈地端碗:“吃吧吃吧。”

刷完碗,俞茵陪姥姥看电视,直到姥姥回房睡觉,她也回到她的小卧室。

房间不大,使用面积不到七平米,一面墙打了柜子,几十年前流行的那种实木色柜子。

柜子对面是一张单人床,床边有一张书桌,桌上摆着一个小书架。

俞茵拿起书架上的照片。

那是她一周岁时,爸爸妈妈抱着她在照相馆照的。

照片上,俞茵的妈妈胡琼留着利落的短发,怀抱粉雕玉琢奶娃娃,笑容里满是幸福。

俞明刚一手将老婆孩子环住,保护意味明显。

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家三口。

母亲去世时,她只有两岁多,几乎没有印象。

姥姥总说她和她妈像,俞茵看不出来。她的下巴比较尖,照片上的妈妈却是鹅蛋脸的古典美人,穿着一身运动服,平添几分英气。

妈妈是厂里的运动干将,厂运动会金牌总少不了她。这点俞茵倒是随着了。

叮咚一声,有人发来微信。

俞茵放下照片,打开手机。

方萌发来语音,声音有些落寞。

“咱俩那个选不上,说没有证据。让齐莫扬作证?”

俞茵赶紧回她。

“你可别。现在咱们找工作是第一要紧事,那些虚名无所谓。”

“好吧。你哪天回来?”

“周日下午。”

“姥姥是不是还给咱们做鸡爪子呀?”方萌的声音有点期待。

“瞧把你馋的,要不我帮你问问。”

“别别别,我就随便一说。那我周日在学校等你啊。”

俞茵想起冰箱里那一大兜鸡爪子,忍不住弯唇。

她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2001连环杀人”“燕市连环杀人”……

一连串的搜索过后,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大多是各路博主制作的未解悬案视频。

二十年前的案子,如果没有什么契机出现,可能永远不会被人提起了。

这些博主比俞茵大不了多少,对案子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她姥姥和爸爸。

但不管是姥姥还是爸爸,他们从不跟俞茵聊起那件事。

俞茵明白,他们是想保护她,只是不提并不能当做不存在。

尤其随着她长大,网络技术的发展,她对旧事的探索之心越发明显。

十五岁生日时,她就许下了将凶手绳之以法的愿望。

她还年轻,一定会等到那一天。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边,一处装修低调奢华的别墅内。

林然扎着马步,双手向前平举,一手提着一个五公斤桶装矿泉水。

汗水从他额头渗出,两条胳膊抖个不停。

“哥,真不行了。”他哀求着。

林城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削着苹果。

“哥……胳膊要废了。”

林城说:“废就废了吧,反正也没什么用。”

“我还得打球呢。”林然哼唧着,“哥,你怎么知道我是坐哪趟游轮出去的?”

他昨天刚下游轮,还没来得及和女伴吻别,就看见他哥的车停在路边。

林城啧啧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