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不过大多是在岳父母……”

剩下的话沈二太爷没说,沈复年夫妻还年轻着呢。

他看向沐老太爷,“不知道沐老先生怎么想的?”

沐老太爷摸了摸胡子,“不瞒诸位,旭哥儿的亲姨母将来是我孙媳妇,我既是娘家人也是婆家人,不好偏着哪一个。不过我相信旭哥儿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人,我也相信我女婿的眼光。”

众人吃了一惊,沈二太爷问道,“沐老先生,这是怎么个说法,您跟旭哥儿还有亲?”

沐老太爷摸了摸胡子,“诸位可还记得当日来的霍姑娘,等过一阵子,霍姑娘与云舟就要完婚。所以,诸位尽管放心,我们家与霍家、郭家,这缠在一起绕不开的关系,旭哥儿还敢不孝顺岳父母?还宗也只是个名头,不妨事。”

沈老太太这才放下心来,“既然如此,老二,我没意见。”

郭怀旭拱手道,“爹娘疼爱我,让我还宗。但我今日在此立誓,我永远是沈家女婿,郭家养子。给岳父母和养父母养老送终之事,是我的责任,若有推脱,必定遭天谴。”

沈复年赶紧道,“旭哥儿,不必如此,我跟你爹都知道你的心意。”

郭怀旭又道,“昨夜我与珍珠商议过了,让大郎跟着爹姓沈。在我心里,两个孩子不管姓什么都是一样的。”

沈复年也道,“姓什么原也是为了祭祀,在我心里也是一样的。”

郭铁匠忽然问了一句,“还了宗之后,旭哥儿住哪里去?”

沈复年接过了话,“家里人多,我这个小宅子越发住不下了。我与旭哥儿商议过,我们换个大一些的宅子,到时候旭哥儿是家主,我就跟着他养老。”

郭铁匠看向沈复年,“亲家,那你沈家?”

沈复年摆摆手,“我有个孙儿,也算对得起祖宗。将来两个孩子大了,总是要分家的,到时候一个顶沈家门头,一个顶郭家门头。至于现在,我沈家兄弟子侄众多,我倒不必非得另开个门户。这宅子我仍旧留着,逢年过节有地方给祖宗上香,也就罢了。”

沈复年把各色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任何人都挑不出一丝错来。唯一受点委屈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以往他是家主,往后他就是郭三爷的岳父。

沈二太爷听完沈复年的一席话,看向旁边的沈复生与沈复瓯,“你们兄弟两个有什么说的?”

沈复生尴尬一笑,“二伯,二弟的家事,他与旭哥儿都没意见,我没什么说的。”

沈复瓯也附和,“二哥的家事,二哥自己做主便好,我来就是做个见证。”

见众人都没意见,沈复年掏出女儿女婿的婚书交给沈二太爷,“请二伯帮忙,在族谱上做个变更,珍珠往后不是二房女户户主,而是郭家三奶奶,把旭哥儿的名字也去掉。这婚书,也得重新拟一份。”

沈二太爷点头,“今年咱们族里也娶了几个新妇,添了几口人,等过年的时候开祠堂一起办了。”

整个过程,郭怀旭都没怎么说话,绝大部分人都是做个见证,事情商议完了之后,沈复年又花钱请大家去飘香居吃酒席。

今日郭怀旭不能缺席,沐氏陪着女儿在屋里吃饭。

沐氏见女儿今日气色非常好,脸上明显带了一丝往日里没有的红润。

沐氏心里又心酸又难过,自成亲到现在,女儿就跟守寡似的。女婿常年不在家,女儿一个人从不抱怨,懂事的让人心疼。

沐氏往女儿碗里夹了半只蛋饺,“不是娘多嘴,旭哥儿年轻,你还在月子里呢,可不能纵着他,身子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