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之前他看到出自《论语·泰伯》的那一题。

圣人称赞尧的功绩彪炳, 那么下头答的,就该先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细数一下尧的功绩。再从尧的事迹中转换视角,歌颂一下本朝皇帝的丰功伟绩。

最后也该表表忠心,立下宏志,辅佐当今开创一个不输于尧那时的开明盛世。

这题虽然言之有物,但学子的惯性思维大都是这般,卫恕和卫奚的作答就相差无几。

反而是穆二胖,虽然他的试题和卫家兄弟俩的大多都不相同。

但《论语》他也在学了,更听过劳不语讲过尧的故事,所以这道卫家兄弟俩的第一题,也出现了他的试卷上,成为了最难的压轴大题。

他没正经写过卷子,辞藻文饰不能和卫家兄弟相比。

但也正因为答题答的少,他思路没有固定,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他只想到了尧舜禹的神话典故,说尧在位时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一统诸族,更禅位于有重视孝道的舜,为了天下苍生,全然没有一点私心。

但只要是人,就该有私心,更何况尧有十个儿子。

十根手指伸出来且有长短呢,十个儿子里挑不出一个可堪造化的?

且尧的长子丹朱,更是发明了围棋的棋圣。

时人常把棋盘类比沙场,一个能发明围棋的人,自然是心思缜密,智计无双。

难道当不得一代帝王?何至于皇权旁落到外人手上。

这所谓禅让,倒是耐人寻味。

于是他答案的主旨就变成了帝王在治理天下之时,同样也需记得皇家无小事,扶持培养皇嗣,同样是国家大事。

科举考试本就没有固定答案,主要看上位者的喜恶。但穆二胖半只脚才踏进科举一路,都开始操心国家立储的事儿了,委实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