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写的不好,其他地方亦有短板?”
前头才发现穆二胖诗文上有不足,若不是临场有了一点灵光,怕是无缘案首。
府试考帖经,杂文和策论,帖经一直是穆二胖的强项,不可能出现短板。而杂文考的是习作能力,策论考的是对律法时政和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后两样若出现了短板,可不是短短一二个月,或者用一点灵光可以补上来的。会非常不利于他的府试名次!
所以也不怪梅若初紧张。
好在劳不语摇了摇头说不是,而后让他自己看。
看完之后,梅若初也很是惊讶。
前头穆二胖虽然未系统地做过真题,但书院里头每个月都有月考。且都是朝夕相对的同窗,其实互相也都知道一些底子。
穆二胖的府试卷子做的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超过了他过往的水准一大截!
虽然整体行文风格和用词造句上还是能看出是他本人所做,但想法和立意的深远程度,却又和昔日判若两人。
“这还有他离开书院后作的几首诗,你一道看看。”
劳不语又拿出穆二胖呈上来的手记,梅若初看过后,同样亦是惊讶。
诗文还是能看出出自穆二胖的手,但就是多了那么一点灵气,就截然不同!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一个成绩本来挺好的学生,作为老师,你能感觉到他有这么好的成绩,是通过他的努力,勤能补拙,而他本人的资质其实只能算中上。
而眼下他不过离开学校一二十天,就突然长进了一大截,不论是是文章还是诗文,写出来的东西突然就灵气十足了。
这种匪夷所思的变化,若经过数年的沉淀,则还显得正常。
但匆匆几日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