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步过去,她引他进花厅,里头很热闹,惠小娘接过女使从食盒中端出来的点心盘子,精细地摆上桌面,一面招呼,“李判快坐,这就开席了。”
赵嬷嬷拖出了杌子,“快快,李判坐呀。”
他忽然伤感,犹记得当初在陕州,盛夏时分在院子里露天用暮食,也曾是这样一番热闹的景象。倏忽多年,物是人非,大将军夫妇不在了,般般也长大了。
明妆见他有些出神,往他杯里倒了一点雪花娘,洒脱地举杯相邀,“李判尝尝这酒,淡得很,适合我们这种酒量不好的人。”
他这才回过神来,依言端起杯盏敬她,也敬桌上所有人。大家畅饮了,兰小娘说:“往后天下太平,只要小娘子能顺顺利利出阁,余下就没有什么好挂心了。”
明妆没有将这所谓的婚事放在心上,所以也不觉得羞赧,转头对李宣凛道:“你差人送回来的裹蒸真好吃,糯得很呢,七斗说是你母亲亲手做的?”
李宣凛不好说裹蒸只是打开话匣子的引子,后头的话太荒唐,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只道:“我母亲常爱做些小点心,拿来赠送友邻。”
可惜姚夫人过得并不容易,在座的两位小娘觉得她应该还不如自己,毕竟无用的夫主阳寿未尽,还要继续拖累下去。
但别人的家事不可说,商妈妈忙转开了话题,“明日宰相娘子大约又要来了……易家老太太给送去了郧乡,小娘子的婚事,如今是否该由袁家做主了?那要不要去知会袁老夫人一声,免得宰相娘子枯等。”
赵嬷嬷笑起来,“叫老太太过来候着大媒,那咱们也太上赶着了。况且宰相娘子最是知礼,上回是她预先派人通传老太太的,这回想来也一样。”
兰小娘给明妆夹了菜,一面道:“易家那些长辈族亲,不会又来充人形吧?”
这点倒是不必担心的,惠小娘说:“有了易老太太这个前车之鉴,借他们几个胆儿,他们也不敢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