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玄了。原本要是能娶回家,到也是一桩划算的生意。想想有太尉这样有权有势的老丈人当靠山,日后在官场上不是一路亨通了么?妻子么,娶进来不喜欢就扔一边呗,大不了以后多纳几房美妾也就是了。可如今要入赘太尉府,哪个男人受得了日日夜夜只能对着一头母猪发情。”
“我瞧着这女人这辈子是甭想嫁人了。”
几个男人半点不留口德的将太尉之女贬低的一文不值。
黎家兄弟俩初来京城就听了这么一耳的八卦,“看来这个太尉之女在东京城里算得上是名人了,只是臭名远扬了。”
“二弟,别这么说。即便人家姑娘千般不好,也容不得我们在这里肆意贬低。”
“如晦,多学学你大哥,以后进了官场更要谨言慎行。”
“我也就这么一说,真没贬低人家的意思。”
不一会儿,点的菜一一端上桌。父子仨便专心吃饭,再不关注他人。
隔日,黎家兄弟俩便进了贡院。黎崇文就打算去找昔日的同僚叙叙旧,顺便了解下京城里的最新情况。
黎崇文来到昔日同僚段家时,着着实实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找错了地方。
如果他没记错,段兄只是个六品翰林编修。在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怎买得起一套三进带院子的房?
“是黎大人么?快快请进,我家老爷知道你今天要过来,特地推了应酬等在家里呢。”门口的小厮很是殷勤的将他领了进去。
那小厮把黎崇文领到段家客厅,又招呼人为他泡好了茶。“黎大人稍等片刻,我家老爷马上出来。”
黎崇文微微颔首,端坐在椅子上。他四下打量着段家的客厅,却是越看越心惊。翰林院编修本就是个清水衙门,凭那点俸禄如何买得起屋里这些贵重摆件。
没让黎崇文等太久,段编修就从外走来,“黎兄,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黎崇文起身回礼,“是我打扰段兄了。”
“哪儿的话,自黎兄拜访的帖子送来,我便等着你来我家。”
段编修很是热情的招呼黎崇文坐下。
“听说这次黎兄除了回京述职,还送了两位公子进贡院读书?”
“犬子们年岁也不小了,便想着让他们来试试,积累些经验罢。”
“黎兄谦虚了,两位公子都是少年英才,本次科举定会金榜题名。届时黎家可是大大的光宗耀祖了,想我们大齐鲜有人家能一门中三进士的。”
“段兄言之过早,小儿此次下场实为锻炼罢了。”两人一阵客套后。段编修整了整袖子,问道:“黎兄,可晓得此次述职回京所谓何事?”
“我正感纳闷呢?望段兄给我解惑。”眼下还没到三年调任时间,突然被召回京。他想了一路也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段编修突然向他拱手道喜,“黎兄,我要再此先恭喜你!”
“何喜之有?”
“黎兄怕还不晓得吧。你即将被调任为吉林路知州。”
“吉林路知州?”这是要给他升迁吗?突然被召回京,又突然要升他的职,为什么他就是感到不踏实呢。
“黎兄,是陈王殿下看了黎兄这几年在北边的政绩颇为出色,便向陛下谏言,要提拔提拔你。”
“陈王殿下?”他虽说常驻北边,可如今朝堂的局势多少还是知道点的。
“黎兄,你这十来年的努力总算有人赏识了。今后有了陈王殿下的加持,你以后的官途定能一路畅通。”他俩都是寒门子弟出身。初入官场被人压制的死死。纵使怎么努力,升官总没他们的份。
黎崇文听到这里,心里就有了数,想来段编修已站好了队。如今成了陈王殿下的人。而他今天就是陈王殿下的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