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2 / 2)

练兵。所以说第七军只能算是兼职人员。

黎静言和她都想到了这点。觉得有些为难,不知道要如何安排他们。

“我们目前只招揽六十人,要不就先不用第七军。”以作坊的利益考虑是不愿意要兼职人员的。

“可是上次殿下的意思想让我们解决第七军的自给自足问题。”他们黎家要仰仗第七军的地方还有很多,倘若不用第七军的人,恒王势必会不高兴。

“需要经验和学习的重要位置又不能给他们。”兼职人员要经常换人,如何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个问题,黎雅也是头疼,却想不到解决办法。

“我记得他们是每十天调换训练。如果他们也来应聘的话,把他们安排到运输队如何?”黎静言提议道。

“运输队,这个办法好。行之的车队人手本来就不够,把第七军安排到运输队再合适不过。且运输队无需技术,哪怕他们时常调换训练也不受影响。”

“如若他们愿意,采集原料也可以交给第七军。”

黎静言连续提出两点,黎雅觉得都是好办法,想了想便有了新思路,“大哥,你看这样安排如何:把采集原料和运输任务外包给第七军。我们可以根据每星期的用量向他们下单。待咱们卖出去有了钱后,每三个月跟第七军统一结算一回工钱。如此一来人手的安排便不归我们管了。”

“这办法好,既可以解决殿下的难题也能让我们轻省很多。”

“那咱们的告示要改一改,不招这两个岗位的人工。”

“殿下和王行之那里再与他们商量一下便可。”

“我来拟定契约,再找他俩签。”

黎雅很快便拟定了契约直接去找人。恰巧两人都在恒王府。黎雅将自家的意思和他们提了一提。他俩很是爽快的答应下来,当场就签了契约。

隔日,黎家便在飞狐县贴出招工告示。

黎崇文知道他们的安排,这日下衙后特特找他们兄妹仨询问:“这作坊盖起来得用多少人工?”

“爹,咱们刚开始干不确定效益如何,便想着先开三条生产线。这样一算至少要招六十人。”这是黎雅预估的。

“爹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也晓得生意上的事有成功有失败。爹只希望你们不要亏了这些雇工。”

“爹,这您放心,哪怕我们生意失败了,也绝不亏欠这些工人。”黎如晦拍着胸口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