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一听,也是个道理,就按着县里的意思办了起来。
衙门自大年廿八开始就放年假。忙碌了一整年的公人各自领了赏钱回家。年假对黎崇文来说,有跟没有一样,他还是每天都处理公务。
飞狐县的人把黎家人当救世主一样尊敬。是以,除夕前几天就有不少村的村长来家里邀请他们去围宴。文氏想到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未归家,就没应承下来。
除夕前一天,飞狐县下属的几个村的百姓早早就忙碌起来。有祠堂的村就选在祠堂里办大桌,没祠堂的就选块大的空地上面搭架子办桌。场地规整搬桌子放凳子的粗重活计就交给男人们做,而女人们则早早的赶去定县采买食物。这些办桌的食材一半有村里人从家里筹集出来,还有一半就去定县买来。这钱么自然也是大伙儿东凑西凑挤出来的。
除夕那天天还没亮,飞狐县的男人、女人、孩子已睡不着,早早的起床来到集会地等村长安排活计。大家伙一起过年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事,人人都兴致勃勃好不热闹。
反而是黎家,一派的安静,没有半点过年的喜庆。文氏带着黎琼在家里安静的择着菜。家里缺了两个人,文氏就懒懒的,连做饭的劲儿都没有。时不时看看门外,盼望着小儿子和小女儿能赶紧回家来。
“娘,娘好消息。”黎静言快步走来,脸上满是笑容。“娘,您可以大操大办起来咯,二弟和小妹快到家了。”
文氏一听,顿时来了劲,嗖地站了起来,双手在围摆上擦了擦。“当真?”
“喏,这是前几天捎出来的信,早上刚收到。小妹说他们应该赶得及吃年夜饭呢。”
“那就好,他俩若不回来,娘这做菜的心思都没有。”文氏笑了。催促着黎琼:“这些菜你赶紧择干净洗了,我去地窖里再搬些菜上来。”
“娘,总算笑了。就知道你偏心他俩。”黎琼似真似假的说。
文氏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骂:“你们都是我生的,我都偏爱。”除夕夜就是要一家人团聚的才有气氛。文氏忽然想到什么,忙嘱咐黎静言:“静言,你赶紧去把陈大娘请来,他们母子俩孤零零的过年很是冷清。还有把王行之的小厮也一道叫来。人多才热闹嘛。”
“娘,喊他们来做什么。”黎琼嘟着嘴很是不愿意。
“你个小姑娘家的知道什么。”
陈家和王行之主仆俩都是两个人,平日里不觉得,过年过节惯是冷清。
“娘,我这就去请他们过来。”
文氏在心里默默地算了算,整整十个人呢,可是热闹的紧。她得赶紧想想要做哪几个菜招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