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都有相熟的扬州人脉,找他们销货,不仅容易出手,还比自己动身去扬州少了许多风险。赵四哥和罗小官就是去寻销货的主家,顺便再买进一些在此处集散的各地货物,重点是在扬州卖得好的货物,赚多赚少倒是不论,只是不要在此处销了一部分货物后船里多了空舱,白费了船的运输力了,毕竟把货运进扬州就是赚啊!
至于白老大则是带着郑卓在码头附近寻摸着,他告诉郑卓:“咱们到城里找主家都是要过牙行一道手,行会一道手,既分薄了利润,又可能抬高了本价,且还不定能买到最上等的货色。唯一的好处就是保险,牙行和行会是给过手的买卖作保的,中间就没得被骗的风险了。所以咱们大宗的进出都会去牙行和行会,但是这些各地特产,要的不多的,只零散着要的就不必那般了,只在这码头上看着就是了。”
郑卓跟着白老大,果然见着几处临着港口的茶寮、食荤小酒店之类的地方都贴着纸条,不外乎就是某某有一批货物急等脱手,若是有意的可以找茶寮、小酒店老板联系自己,价格则是面议。
郑卓看着那些纸条,真是什么货物都有,从白米大豆干果,到绫罗绸缎,甚至珠玉宝石,通通都有。似乎打眼看去,整个镇江就是个货物的世界,这样急等脱手的货物自然容易压价,中间好大的赚头!这般一想又好似镇江到处都是发财的良机,只是要擦亮眼睛,不被其中行骗的蒙骗,银子竟成了极易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