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崔氏装病,崔氏却反过来责备阿雾,“伺候婆婆怎么能装病,若被人知道了,你爹的名声,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崔氏怕阿雾心眼太灵活,又道:“你将来嫁了人可万万不许装病不去婆婆跟前伺候的,那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崔氏怕吓唬不住阿雾,又加了一句,“指不定嫁了人还要被人退回来。”

阿雾脸一红,谁要跟她讨论嫁不嫁的事儿啊,却也只好敷衍地点点头。

今日崔氏不在,阿雾郁郁地回了自己屋里,吩咐紫砚取她的琴来。

琴名,清鸢,是荣三爷一位文友蔡观砚所赠,蔡观砚家里世代制琴,阿雾当初拥有的那柄传世名琴,鸣鸾,就是蔡家祖上做制。

这柄清鸢虽是今人所制,但琴身古雅,琴声润、圆、清、匀,落在好琴、喜琴、擅琴的人手上,假以时日必定又会是一代名琴。

阿雾自得了这柄琴后,无论是心有烦绪,或是心有欢悦,都喜欢抚琴一曲,以抒胸怀。

紫砚见阿雾要弹琴,赶紧去取了来,又将前日烧的香灰装入蟹壳青鬲式三足宣德炉里捧到琴案边的小几上。

阿雾从香筒里取了香铲将雪白的香灰抹平,用香箸捅出一个小孔来,直通下面的木炭,这才慢条斯理地从银叶罐里取了一片银制的隔火片放在炉上,心下感叹,若是有火浣布制的隔火片才好,金、银是最不可用的,偏偏紫扇从管家那儿领的就是银片。

阿雾一时感叹,炉子也欠了些,隔片也差,只有她自制的香饼还算得宜。

阿雾拿香箸从青花鱼戏莲花香罐里取了一块她早些时日自制的香饼放在隔火上,然后拿羽尘小心将周遭的香灰扫干净。

紫扇以手撑着下颚,趴在桌子上,目不转睛地瞧着阿雾熏香,只觉得她拿着羽尘细细扫灰的模样,有着说不出来的美,光是美字儿还不足以形容,里面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儿,紫扇只觉得光是这样瞧着,都是一种享受。

每回阿雾焚香抚琴,紫扇都眼巴巴地看着,连有小丫头来寻她玩,她都不出去。

末了,阿雾为香炉盖上特地配的宋玉帽顶,这就算是齐备了。

香饼受热,渐渐地散发出馨香来,淡淡的,飘渺无垠,若无微风,简直是捉不住气味的。

“姑娘,这是什么香?”紫砚问道,阿雾熏香,随心绪而择,紫砚虽然陪着阿雾调香,却也不知其内里。

阿雾吸了口气,“就叫寸晖吧。”阿雾鼓励自己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马非马也可骑

品了香,阿雾净手抚琴,一番做作下来也费了小半个时辰。

比起筝的清越,阿雾更喜爱琴的古韵,抚琴时脑子里老盘旋着当年林下嵇康弹广陵散的散淡潇洒。

紫砚、紫扇不懂琴,可每当阿雾弹的时候,屋里、屋外的丫头都忍不住放轻脚步声,院子里踢毽子的小丫头也歇了,趴在门槛上侧耳倾听。

阿雾自己丝毫不觉她们的不同,只沉浸在自己的念想里。今日长公主的冷遇,二哥的怪异,澜池的恐惧,无一不能成曲,无一不能诉情。

末了,紫砚道:“姑娘,怎么见天儿你弹的曲子都不同啊,不过都好听。只是今日的似乎悲伤了些。”

阿雾惊讶于紫砚的敏感,她所弹之曲,皆是信手拈来,若让她第二回再弹,决计是重复不了的。

这边收了琴,有丫头来回话,说太太回屋了。

紫砚抓了一把糖给小丫头,瞧她脸色有些怪异,嘴里支支吾吾的,“怎么了?”

小丫头摇摇头,推了紫砚手里的糖,一溜烟跑了。

阿雾见状,甚是奇怪,起身去了崔氏屋里。

才刚转过游廊上的门,阿雾就察觉了院子里的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