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只能是衰败下去了。
好在镇国公府没有这个担忧,李氏作为长子长媳,主持中馈也这么多年了,早就熟门熟路了,以前也有怀孕生孩子让别的妯娌暂代的,都是后来拿了回来,所以这次很顺利的就接手了。
李氏也想自己能轻松,但是为了儿女,这中馈必须是她主持的,因为这个家早晚都是自己大房的,说到底也是为自己家做事情。
况且当过家的人都知道,哪一房当家,那到时候送份例或者别的东西的时候,都是最好最快的。
一个国公府,家生子下人那么多,早就养成了他们看人下菜碟的脾性,虽然对大房他们不敢怎么样,但是三房当家的时候,一些下人还是看三房的脸色,你说他们目光短浅吧,他们觉得自己讨好当下就成,别的他们也不想知道。
曲妈妈立在小胡氏的后面,这三房的五爷和四姑娘,六姑娘来给三太太请安呢,五爷曾令扬是小胡氏的亲儿,如今十二岁,早已经搬到外院去了,他们镇国公府的规矩,男孩子七岁后就要从内院搬出来,祖上觉得男孩子如果一直呆在内院,被妇人养着,就很容易养成脂粉气,所以要尽快的脱离内院,到外院自己生活。
世家子弟大部分都是这样,男孩子和自己的母亲能亲近的也就那么几年。
小胡氏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得挺拔,心里很安慰,三老爷虽然也有好几个妾室,但是却儿女不多,膝下只有三个儿女,唯一的儿子还是小胡氏生出来的。
剩下的两个姑娘都是庶出,小胡氏虽然心里不待见她们,但是面子上的情还是做得到的。
“母亲,这是女儿给您做的一双鞋。”四姑娘曾令依双手捧上一双锦缎鞋面的鞋子,恭恭敬敬的递给小胡氏,小胡氏点点头,让大丫鬟给拿了过来,对四姑娘曾令依说道:“我的儿,难为你有这个孝心,不过做针线活儿,伤眼睛,以后还是少做。”
曾令依忙称是,退下站在一边。小胡氏有些犯困,对三个女儿道:“没事儿你们都下去吧,身边的丫头们都看好了,别让你们主子走路磕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