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顺侯觉得自己今天真是惊吓连连,怎么会是这样?“你,你还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快说!”
“父亲,识时务者为俊杰,早在大都督来的时候,我都已经找了大都督详谈了。”
“你是说,你一直帮着大都督?”归顺侯倒吸一口凉气,这太让他吃惊了。
为什么他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个儿子还做了什么事儿?
“咱们在南粤将近百年,历经三四代,这已经是大楚朝能忍受的一个底线了,我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如果还是不顺了皇上的意思,等待我们的就是全家覆灭,身为归顺侯世子,我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儿发生。大都督这次来,我也知道了朝廷的态度,所以主动要求帮着大都督,把各世家搬到京里去,只是不能让人知道,所以一直没有跟父亲说,这也是秦睿和我约定的事儿。
“你,如果你自己主动搬,那么他们剩下的怎么会不搬?”归顺侯问道。
“被人强逼着搬,和自己主动搬,父亲觉得哪个好?如果因为我们先搬了,他们不得不搬,那么怨气都会直接朝我们府上发作,就是到了京城,也说不好,所以他们搬得乐意,我何不推波助澜?而且父亲,不是到了京城,就一切都不用管了,要让我们归顺侯继续下去,咱们得有功劳才成,身上没有分量,如何让人重用?”
“可是这样一来,大家岂不是知道了都是你暗地里帮着的?”归顺侯想着,那些人知道了这件事,肯定是把自己假恨死了。
“父亲,没有那种事儿,他们绝对是心甘情愿的搬走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好处,和我又有什么相干?梨山伯府是因为尚了公主,难道我能让皇上下旨把公主给他们家?临远伯府,他们假是得了瘟疫,劫后余生,又得了朝廷的任职,搬过去是公事,至于那平顺侯府,他们心里早就乐意了,还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剩下的青城伯府,这不就正好跟着咱们一起去京里,不然一个府上孤孤单单的,可如何是好?父亲,你说说,这里面有我什么事儿?我和那秦睿当初也说好了,事情都是他出面,我只不过是推波助澜,我一点儿功劳都没有,人家也是聪明人,既然知道我帮了他,该说出来的,自然会说出来,该给皇上说的,自然不会瞒着。”
“你是说,他会跟皇上暗地里说你的功劳?”
“是!毕竟这个大功劳,他也不想自己贪了,那样对他也不好呢。”秦睿这人幸亏不是对手,不然真的是天敌了。他的选择一开始都没有错。要说南安府,别人如何有自己熟悉?那几个府上的人有何求?他是一清二楚,当然秦睿可以自己查出来,但是自己告诉他,也是自己的诚意。
至于那个南粤国主后人的事儿,也活该他倒霉,想要找自己府上给他卖命,那就要他的命!
不要觉得谁欠谁的,想着让自己府上给他还债,他可不信那一套。
261原来如此!
他们府上给他们留下了血脉,本身就是对得起他们了,还要让他们全家陪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爹,我们可以进京了!”即使现在进京,他底气也比那几家的要足。
归顺侯点头,不过随即问道:“那你妹妹怎么办?”
“父亲问的是哪个妹妹?没有嫁人的自然是跟着一起进京,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归顺侯没有再说什么了,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只是为什么儿子对五娘现在提都不提了呢?那件事中间有蹊跷,可是还是把归顺侯府的名声给弄得一塌糊涂,进京了也好,至少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儿。以后的姑娘也好找婆家。
只是到底放弃了这里的一切,归顺侯还是很心疼,就算是有人在这里守着,也没有自己住在这里强啊。
但是形势逼人,不走也不成了,这里成了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