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也不怕。毕竟镇国公府的爵位那是板上钉钉的,没有人敢小看,而皇上那边也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等曾祥熙上折子辞了官,立刻就准了,又马上赏了曾祥熙嫡幼子一个五品的上骑都尉的勋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也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相当于一个爵位。
二太太楚氏又是羡慕嫉妒恨,这大房的三个嫡子,现在都是有出息的了,不说曾令宣,人家现在是天子近臣,曾令哲以前是天天都能见到皇上,虽然后来到了内务府,做了闲差,但是那内务府是个什么地方,是随便动一下就是钱的地方,且和皇上的堂兄弟康王关系也好,简直是前途无限光明,更不用说还有个县主的妻子。官职还是正三品。如今连最小的老六曾令明都有了五品的官位这官位还能传给他的儿子,真是人比人气死个人了!
四爷曾令齐的姨娘赵姨娘也听到了二太太楚氏的抱怨,就找了个日子过来二太太楚氏这边,说道:“咱们二爷好歹也是长兄,怎么着也得有个好前程吧,不像我们四爷,不是夫人生的,唉,没有前途也怨不了谁。”
二太太听了心里更是抱怨个不停,觉得老爷子太偏心了,怎么能不管自己这一房的人呢?
赵姨娘又找到四奶奶裴氏,“四奶奶好歹也尽点心,就是这婆家不看重你的丈夫,你好歹也回去娘家,想想办法吧,看看现在国公爷都把家给分了,到时候国公爷不在了,说不定世子爷都给分了家,那时候看你们怎么办,当妻子的也得为自己的丈夫谋个前程不是?不为别的,你得为礼哥儿做打算不是?你看不起我是个姨娘,但是我生了四爷,我得为他打算!”这个裴氏,只知道奉承着夫人,对自己却是稍微说她几句,就不行了,不是给自己下绊子,就是让四爷说自己,简直是太不像话了。
裴氏的父亲是在翰林院当翰林学士,那里是最清贵不过的地方,而裴氏的父亲最不喜欢的就是这走后门找关系,再说,现在他们大房还没有分家,一切都还依耐公中呢。
赵姨娘倒是只会说,可是也不想想自己和四爷的身份尴尬不尴尬,人家那另外三个都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四爷就是个姨娘生的,平时和大爷,三爷,六爷的感情也不深,性子又养的那样,还能怎么着?
有时候不认命也没有办法,老老实实的本本分分的过下去,对自己才是好呢,这些年下来,她看得清楚,只要自己和四爷没有歪心思,那么母亲那边一切都好说,总不会亏待了自己和四爷。
可是这赵姨娘怎么老是想让自己和四爷去争去抢的,这到底还是不是生母?没有那个本事,争什么争,抢什么抢?那不是自找死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