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念北留下的火折子还在……
阿离不再迟疑,立刻吩咐两个丫头:“再站下去也没用,冻也要冻死了,还是先回祠堂里再说。路两旁那些夹竹桃,还有石榴什么的枯枝子,咱们撅下来抱过去,一会在祠堂里生个火堆烤一烤。”
两个丫头有了主心骨,马上齐声应了,一边一个扶着阿离,转头就走。
夹道门两旁正一左一右摆着两个大花盆,里面植着两株千叶石榴,叶子落尽,树杈子不过拇指粗细。金环和玉凤原是乡下孩子,在家里什么粗活不干?当下也不当回事,上前将那枝杈子卡喇卡喇一顿折,各自拢成一小堆抱在怀里,举眼又向别处踅摸还有什么可聊作柴禾之物。
数九寒天,朔风刺骨,大雪飘零,主仆三个竟然瑟缩在自家门外捡拾柴火取暖,这和街上的乞丐有什么区别阿离望着自己那两个眼巴巴四处搜寻的小丫头,心里又是悲凉又是气苦。
恰在此时,身后那夹道里突然传来一阵沉重迟缓的脚步声,紧接着那扇紧闭的大门便发出一阵响动,有钥匙开门的声音。
阿离怔了怔。
有一老妪提了盏灯笼急急地走了出来,一眼看见阿离几个,便又是喜又是急地喊出声来:“六姑娘姑娘可冻坏了吧?真是造孽……”
竟然是西偏院里那个粗使的赵婆子。
“赵妈妈?”阿离十分意外,不由便问:“竟然是你?你这是……”
“这么冷的天姑娘好可怜见的在这里受着冻……”赵婆子又是咬牙又是跺脚,连声道:“这雪地里可站不得姑娘赶紧家去,咱们边走边说”
金环和玉凤这一喜非同小可,将怀里的枯枝子扔在地上,急忙奔过来拉住赵婆子,惊喜地笑道:“赵妈妈怎么会来开门?这边上夜守门的不是蒋妈妈呢?”
赵婆子在前头打着灯笼,引着阿离几个往前走,一边低声道:“姑娘不知道……太太病了,这两天由三姨奶奶管着家务。她说蒋**女儿才生了孩子没人照料,开恩放蒋妈回家看看去,另派了个老宋妈在这里上夜守门……”
她歇了口气,又道:“那老宋妈原是太老太太使过的旧人,现在七老八十了,没儿没女的,老头又死了,老太太怜惜她孤苦无依,就仍然留她在府里吃口闲饭,平时也不派她什么差使,不过在茶房里烧个茶水就罢了。谁知这两年她越发老糊涂了,说话也颠三倒四,眼又花耳又背,成天只知道吃酒睡觉管家娘子们担待她是府里的老人,也不大苛责她……偏那蒋妈是我两姨妹子,今天欢天喜地地跟我说,姨奶奶开恩放她回家住两天,让老宋妈替她的班,我就有些疑惑……我巴巴地等到过了子时,还不见姑娘从祠堂回来,赶紧跑到后面的茶房里去看,那老宋婆子果然又睡死过去了所以我赶着拿了她的钥匙过来给姑娘们开门……姑娘没冻着吧?”
阿离听她把话讲完,心里一阵冷笑――果然猜得不错,如此一番调兵遣将,那老宋妈年老糊涂之人,忘了时辰听不见叫门也是有的。就算真把“六小姐”在冰天雪地里冻上一夜,冻病了,甚至冻死了,也不干三姨娘的事。她最多一拍脑门,懊恼地叫一声“哎呀,瞧我怎么这么糊涂,怎么派了她上夜守门了?”,也就完了。
问题是,大太太葛氏偏生病得这样巧,正好让“六小姐”有机会挨上这一冻。
阿离心里发恨,对赵婆子倒由衷生出一股感激之情来,因含笑道:“倒难为妈妈惦记着,这么冷的天,又这么晚了,还想着过来替我开门。”
第三十二章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
第三十二章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
赵婆子很是惶恐,连忙道:“姑娘这话说得太重啦,这不是咱们做下人的份内该做的事么?”又有些得意地嘻嘻笑道:“姑娘给我孙子取的那名字,我跟府里的老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