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3)

五姨娘感叹地说道。

九娘子使劲地点头,“娘,您放心,女儿一定会幸福的,娘也要保重身子,等着看女儿过好日子。”

五姨娘点头,九娘子这才依依不舍地和她道了别,“娘先随大哥哥他们住下,有什么不便之处或是有什么需要的,你不方便告诉大哥哥就写信告诉我,女儿自会替您办好的。”九娘子还反复叮嘱道。

五姨娘再次应了,这才拿了包袱随着大少奶奶等人一起到了门口上了马车,徐振祥过来扶了九娘子,上了自己家的马车,九娘子不放心,到底也跟着他们一起到了小宅子。

小宅子原是以前刚刚上京时买的落脚之处,小且不说,而且宅子老旧,要住人的话还得翻修,不过少了众多的下人,大家也都勉强都住了进去。大太太带着顾妈妈住了正房的东厢房,大少爷和大少奶奶住了西厢房,二姨娘和五姨娘住了倒座房的一间,还有一间做了放东西的库房,前院的给看门的几个老婆子住了,后院的房子都塌得不成样子,得收拾了才能住人,就暂时空着了。

刚刚将东西简单收拾好了,顾妈妈扶着大太太上床躺了,大太太一看到这宅子就又哭了起来,年轻的时候辛苦倒也不觉得,老了老了还要受这种苦,让大太太颇有晚景凄凉之感。

大少奶奶又跟着劝了一回,大太太这才好些了,徐振祥和九娘子简单看了看,徐振祥给大少爷递了一叠银票过去,“知道你有,但府上最近花钱的地方多,你先用着,以后再说吧。”

大少爷还要推辞,九娘子也说道,“大哥哥,你就收下吧,当作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大少爷这才接了。

徐振祥怕九娘子再伤心,便拉着九娘子告辞,回了侯府。

这边九娘子刚走,那边六娘子便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六娘子这些日子正好陪着杨母回了趟天津府的老家,都不在京城,所以一直也没过来。这不,回来一听说了曹府的事情,立马就赶了过来。

六娘子到了宅子,看到了粗布素服的大少爷和大少奶奶,眼泪就禁不住地掉了下来,大少奶奶赶紧将她拉住,小声劝道,“太太这会子才好,六姑奶奶,您可别招太太了。”

六娘子一听边禁了声,一边擦泪,“对的,母亲在哪里?”

大少奶奶将六娘子带到正房的东厢房,对六娘子说道,“六股奶奶也劝着点吧,太太总这么躺着也不是回事吧。”

六娘子应了,进了正房,大太太坐在床上,顾妈妈正陪着说话呢,六娘子一声“母亲!”就扑了过去。

大太太见是六娘子,又哭了出来,“我的儿啊,你怎么才回来呢?”

六娘子也禁不住地说道,“我陪着婆母去了趟天津府,怎么回来咱们家就变成这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

大太太满脸是泪的说道,“有人弹劾你父亲,又有你八姐夫的证词,他们就判定你父亲是痰没了朝廷定的赈灾粮款,被判定要坐牢呢。”

“父亲也真是,怎么就这么……还有八姐夫,怎么这么可恨,不是一家人吗?为何还要举证父亲呢?”六娘子跺脚问道。

“你八姐姐就是个白眼狼,养不熟啊,就这么胳膊肘往外拐啊,临了还害了咱们家一把呢。”大太太咬牙切齿地骂道。

六娘子看了看这小小的破旧的宅子,还有堆的满地的东西,忙了东就顾不了西的顾妈妈,还有还要张罗着生火做饭的大少奶奶,忍不住悲从中来,落下泪来,“母亲,咱们家难道就这么败了不成?”

大太太也落下泪来,“只要你们都好好的,也不算败了,儿啊,你怎么还没怀上孩子呢?眼下,咱们家是败了,你再这么下去,他们镇北侯府莫说是纳妾了,就是休了你,咱们也没话说的啊。”

六娘子悲道,“休就休,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