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谢过老王妃,跟孩子们玩了一会儿,便先去书房了。

“玄钺这媳妇倒是没有娶错,这府上啊,那些个只会绣花吟诗的姑娘们是不适合的。”老王妃看着柳慎出去的背影,忍不住轻叹道。

书房外面,红包已经安排好了人在这里,可是紫衣却依旧不放心,硬是要守在外头,至于良珠,此刻正在帮柳慎整理着梧州拿来的账本,一面与她说起梧州的来信。

田地买进来的时候,很是便宜,谁知道这大灾后的第二天,粮食长得极好,柳慎倒没把粮食卖了,而是公平的分给新入住的佃户,这些人都是被饿怕了的,别的不要,只要这粮食在身边才会显得踏实,所以柳慎给他们各自发了粮食储备着,第一年又没有收什么租子,大家心里都是感激,只把柳慎当作了他们的救命人。

给了他们田地,还入了户头,如今又把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粮食都备好了,这般的好人,世间还能有几个,于是都越发卖力的做活,闲暇田地里没事,也跟着打理山庄的事情,也正是这样,那梧州的庄子才能那么快完成。因此这第二年的年初,还没下地大家都主动把租子上缴。

这般叫人省心的佃户,还是很少见的。原来谢三端阳等人还担心,毕竟这些人从前都是无根无叶的流民,所以一颗心总算悬着的,谁晓得他们竟然远比那些能吃饱穿暖的人懂得感恩多了。

紫苏一直在旁边帮忙,听着那边如此好,瞧世子妃的意思是要把大家都迁移过去,心下自然是欢喜的,甚至有些高兴道:“我听说梧州虽然在江南边上,却是江南之腹,我从前听人说,那里是个实在的水乡,田间路旁,全身阡陌交错的小溪小河,而且河中鱼虾又甚多,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你以为过年时候柳大公子托人带来的鱼虾当真是买的么?那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说是他买来的,其实啊都是咱们自己庄子的小河里捞的。”良珠虽然没有去过,不过谢三夫妻俩每次来,都会与她说很多梧州的事情,尤其是那里的山水如何美,田地如何肥沃。

“当真么?”紫苏满脸欣喜,见柳慎也点了头,不禁欢喜道:“那可好了,过年的时候我家里也分了一些,母亲和小弟小妹们都很是欢喜,只是后来听说是柳大公子送来的,因此也舍不得吃,只怕一下没了。如今倒好,既然是世子妃庄子里的,以后迁移过去,那可就甩开腮帮子吃了。”

柳慎听着两个丫头提起这些,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来,那梧州地势奇异,四面环山,就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唯有一出口,却是易守难攻。若是战南王府能真正的迁移到那里,也不极好的,而且很多东西都能自给自足。

可是夏成帝答应么?九千岁又答应么?算了,柳慎觉得自己想远了去,当下还是先把人都迁过去才是要紧事情。

书信方才已经写好封蜡了,是给周轶的,此事少不得要麻烦周轶帮忙安排,很久没有青羽的消息了,柳慎猜疑,只怕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然依照她的性子,不可能不来看两小丫头的。只是柳慎也不好直接问周轶,只是另外给青羽写了一封信,麻烦周轶帮忙转交。

而柳慎现在还心念念一件事情,那边是这前朝地宫,安王府虽然从前自己怀疑过他们的居心,可是如今看来,这杯美羹,他根本就分不上了,而且公孙卉儿已经那样了,安王就算横插一脚,却能守着几时呢?

王府中的下至丫头小厮嬷嬷,上至管事,都是飞羽营的家眷,还不算在外头做活计的,便是两百多,而且飞羽营一共十二队,一队一百人,一百人的家眷就算平均只有三个,那也是三百,何况事实数据根本不是这样的。

好在飞羽营的人,由始至终都属于一个世外团体,他们不与外人结亲,这点倒是好,省得到时候走了,还留下一大堆的亲戚。

忙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