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络雪两人分工,络雪按次序捧起一只锦盒,姝黛就打开盒盖递给大陶氏。
只见时兴的上等苏绣绸缎,平滑光亮,雍华绚贵,色样在京中都难买到,且甚匹配大陶氏的择衣喜好;
方方正正两盒原盏燕窝,色泽净醇,形状匀称,乃是燕子巢中的全燕卵,弥足昂贵;
还有几盒一品碧螺春、花草茶、龙眼干、糕品点心,档次上乘又阔绰体面。
大陶氏一一收入眼底,看得很舒坦,命左右丫鬟捧去收下。
姝黛这才笑盈盈转身,又给俞嬷嬷和蔡田家的两名高阶女仆,各送了一打平江府的点心。
念道:“姨母操持偌大一府中馈,打理得这般井井有绪,委实叫晚辈佩服。素日姨母必然辛苦,还请嬷嬷们多为分忧。”
姑娘家大方泰然,一句话既夸了大夫人位尊能干,还把两位嬷嬷也抬高了,听得让人分外舒爽。
俞嬷嬷和蔡田家的立时也喜上眉梢,衬得景弘院里和气融融。
因姨母刚忙完喜事,尚须休息,姝黛便在俞嬷嬷的带路下,先行回准备好的院子去了。
眼看着姑娘款款雅步,芳菲妩媚的背影,蔡田家的啧叹道:“没想到表姑娘生得极美,行事规矩也办得极好,如此风范,并不输谁。大夫人若是给撮合一门亲事,倒是可以迅速扳回这一局来。”
大陶氏舒口气,不晓得为何,这黛丫头几句话聊着只让人莫名闲适,头痛都松解了。
眯着眼问:“撮合谁?”
蔡田家的哈着腰献策:“听我家那口子说,太府卿府上的衙内正在相看少奶奶,太府卿掌金帛财帑,和咱们老爷光禄寺少卿可谓砖上添砖,背靠的还是太后亲戚;再有庆绥侯府隋家,老夫人正病着,有意在给嫡世子撮合亲事用以冲喜,这庆绥侯府门阀显赫,两边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太府卿家虽不错,衙内却是个一百八十多斤的纨绔风流子,虽掌金帛,朝廷官员却未必舍得把千金嫁去。衙内又贪美色,不好看的皮肉不细的平凡人家不要,因而婚事也是一大难。
而庆绥侯府老夫人呢,虽根深枝繁,然与宫中太后多年微妙不合。庆绥侯府老夫人和先帝是义兄妹,自先帝归去后,这种不合便愈发明显了,以致庆绥侯府百年簪缨显贵,在朝中却无甚实权。
若嫁给衙内,就是靠拢太后,与前亲家赫府和庆绥侯府彻底泾渭分明了。而若撮合给庆绥侯府嫡世子冲喜,以现下几家闹僵的关系,人家还未必乐意。
只是蔡田家的这个提议却倒是好主意。
一来,黛儿若能以商女出身嫁入高官侯门,日后必然要感谢自己,顺服听话;二来,四姑娘温菡这出婚事一闹,京中私下叽咕非议不少,老爷正值调迁之际,难免受到影响,若能嫁个有帮衬的门第,自然是件好事。
大陶氏想起二房卓氏那张得意看戏的脸,顿时觉得有机会出口气了。
这不是,现成的就来了。
她一直对二妹嫁商人颇有微词,生下的儿女也本能带点轻看。原还担心姝黛被继室养得小气拘谨,没报多少希望。不料今日一见,不仅珠华宝贵,衣缕精妙,出手更是大方怡然,让人怎么看都舒服。
撮合亲事,还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大陶氏便瞪了蔡田家的一眼,叮嘱说:“还得是你这婆子人精主意多,此事我再仔细计较。但记着,宅子的事先不要在她跟前提,又是桩头大的了。”
蔡田婆子腰哈下,得色地应:“是。大夫人您就放心吧,奴都懂。”
6 ? 第六章 狐媚
◎大伯母娘家的狐狸精表姑娘又来了。◎
大理石铺就的小径幽幽,俞嬷嬷在前头引路,往绮悦轩走去。
行李已经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