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进来罢,有事找六弟”,只听赵六说道。
赵二进来,搓了搓手说道:“六弟,六弟妹,找你们商量点事儿”,赵二想着老六既然要搬到里边山脚下去,那这刚分的房子可不就空出来了,于是过来问六弟家准备怎么处理的。
“六弟也知道,二哥家立哥儿也都12岁了,这都还没自个的屋子。”
“不知六弟家搬出去后,这屋子你们准备怎么处理如果没啥用的话六弟可否将屋子转卖给二哥”。
赵六闻言说道:“等六弟家搬出去后,这屋子确实用不上了。既然二哥想要这房子,我便2两银子转给二哥,不过需要等新宅那边收拾好后才能将屋子空出来。”
赵六住的这屋子当时造价4两,赵二本以为买下来也要花个3两,没想到只用花2两银子,连忙高兴地说:“多谢六弟,二哥占大便宜了,新宅子那边便交给二哥家去收拾,一定帮你收拾得干干净净”。
又说道:“对了,六弟家的田准备自己种还是佃出去”,赵二知道自家弟弟是不懂种地的,六弟妹在家也是个受宠不用下地的,估摸着两人应该会把地佃出去收租子。
赵二是个种地的好手,分到的地压根不够种,准备再佃些田。而且与其佃别人家的,还不如佃自家弟弟的稳妥。
赵六看了眼宝珠,想问宝珠有啥打算,宝珠见状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会种地啊”,而且宝珠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自己初步的规划,跟种地压根没啥关系。
赵六也不懂这地要怎么种,前世赵六倒是不少庄子田产,但都是交给下人打理的。
原主虽然也偶尔也会帮着家里种地,也只是打打下手,更不用说这身体如今受不得累,还怎么种地。
夫妻两个顿时面面相觑。
赵六想了想能佃出去还是佃出去好了,自己跟宝珠都不会种地,收点租子靠谱点,问道:“二哥是想全部佃”。
赵二算了算,觉得自家应该还能再种些水田,说道:“我只佃六弟家的六亩水田就够了”,旱地就不佃了,而且旱地收成也不太好。
听赵二只佃水田,旱地不要,赵六遗憾说道:“那六亩水田就佃给二哥好了,每次收成后除了要交这六亩地的税,二哥给弟弟家每亩半石粮食便可”,剩下的旱地只得后边再打算了。
赵二听了非常高兴,一亩水田能收三石的稻米,交了税和佃租,自家还能剩两石多,忙道:“按六弟说的”。
接下来两人又约好明日再找村长写佃契。
三召回门
三召回门
今日是宝珠回门的日子,宝珠和赵六请了辆牛车,带着分家前赵老太就备好的礼物,往宋家去了。
宋家这边,宋老太一大早就起来张罗,担忧的跟老头子说:“听说前两日赵家闹分家,也不知现在啥情况了,你说咱宝珠刚嫁过去,这闹的啥事儿。”
“咱宝珠在赵家不会受欺负吧,早知道,当初就该咬死不同意宝珠嫁到那赵家去”,宋老太越想越后悔。
宋老头看着屋里来回走动的宋老太,劝道:“闺女这不马上就要回来了,等下问问就知道了。还有不乐意闺女嫁到赵家这话不要再说了,等下姑爷上门听到不好”。
宋老太不高兴说道:“这不是只有你么”。
“爹娘,刚在村口看到小妹和妹夫坐着牛车来了,我赶紧跑回来告诉你们,这回儿估计快要到了”,只听门口宋家老四气喘吁吁说道。
宋老头和宋老太这回也顾不得吵嘴,两人高兴得就要出门去,走到门口宋老头突然拉住宋老太说道:“这不像话,哪有长辈出去接人的道理”。
宋老太也不理老头子,撇了撇嘴说:“那是我闺女儿,你不去我自己去接,摆什么岳父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