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会拿些弄坏的药材过来坑你,这以后要是有人敢这么干,我绝对第一个站出来骂死他”。
这六弟妹的生意,可是关系自家以后能不能挣钱的大事,这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敢上门来作乱,自己就天天去他家门口骂,看他还敢不敢出门。
赵五嫂殷切的问道:“六弟妹,你看你这都准备收啥样的药材,多少钱收有没有个章程”,赵五嫂最关心的便是能挣多少钱。
如今做针线活也挣不了几个钱,自家光靠老五一个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赵五嫂想着这采药怎么也得比做针线活挣钱吧。
宝珠回道:“像大青山常见的山药、石斛、五味子这些药材我都收,新鲜山药一斤4文钱,石斛一斤3文,而且必须保证质量是上乘的”,这时候的山药都是野生的,还没被驯化栽种,只能上山去采。
赵五嫂听宝珠说完,一边嘀咕一边认真算着,每日花个半天时间进一趟山。
到时候山药应该可以采个五六斤,石斛和其他药材也采几斤,这一次加起来可以挣多少,赵五嫂越算越迷糊。
宝珠见赵五嫂在旁边比划半天也没算出来,只得说道:“五嫂,按照你刚刚说的,这卖一次约莫可以挣个三十来文”。
赵五嫂听宝珠说一次可以挣个三十多文,高兴极了,又不好意思说道:“六弟妹,你看这读过书就是不一样,你看我这数半天也算不好”,早就听说六弟妹是个识字懂算数的,怪不得人家能挣大钱,等以后自个挣钱了也送大宝去念书。
宝珠笑笑表示理解,这乡下大部分人跟赵五嫂差不多,稍微有点复杂的就不太会计算了。
接着宝珠跟赵五嫂说了下药材采摘的一些手段,赵五嫂也认真的记下。
最后宝珠问道:“五嫂,你要是上山采药去了,家里孩子谁带啊”,赵五嫂家可是有两个年纪非常小的孩子,一个三岁,一个才一岁多点。
“这有啥,大宝让他自个儿呆在家,把关好门就得了,圆圆我背着一起上山去”,赵五嫂浑不在意的说道。
宝珠一听,这也太粗暴了吧,也不怕孩子出啥事儿,不过毕竟不是自己的娃,宝珠也不好置喙,于是说:“那行,到时五嫂采了药材,拿到我家找我就行”。
宝珠暂时也没定下收购的上限,毕竟山上药材也不是那么容易采的,辛苦不说,不深入大山也采不了太多。
送走赵五嫂后,宝珠回头望了下卧房的窗台,只见赵六微笑着正对自己招手,宝珠无奈只得回屋继续练习毛笔字。
老宅那边,赵五嫂把宝珠收购药材的事跟赵五讲了,赵五觉得自家婆娘这是闲得没事干了,骂道:“你要是觉得骨头太松快,就跟我下地干活去”,赵五觉得采药这事就不是正途,还是种地靠谱。
赵五嫂听了辩解说道:“我就去试试,种地一时半会也来不了钱,分家后屋里哪个都要用钱,总不能一直光花不挣点儿,再说到时挣不到不去就是了”,赵五嫂心里没啥底气,但是还是想着坚持一下。
赵五听赵五嫂这么坚持,说道:“行,你爱去就去吧”,等弄不到钱这婆娘就得知难而退了。
第二日中午,宝珠正准备炒菜,赵五嫂便带着一大早上山采的药材过来了,宝珠只得让赵六接手炒菜的事。
赵五嫂见六弟妹指使六弟烧菜,震惊道:“六弟妹,这六弟可是读书人,你咋还让他下厨啊”,这六弟竟然也默默的接手烧菜的活,难道平时他俩就经常这么干吗。
宝珠见五嫂这么大惊小怪,淡定说道:“这饭他也有份吃,怎么就不能做了”,这世上懒惰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个纵容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