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水烧开后,宝珠把粉葛和洗干净的骨头放到锅里,新鲜的骨头也不需要用开水棹一遍。

接着放了些山上采的滋补类的药材到锅里,盖上锅盖,小火慢慢炖着。

搞定之后,宝珠准备进屋里去小憩一下,进屋后发现赵六这家伙竟然也不在屋里,跑哪儿去了。

不管了,这么大人应该不用自个操心,还是先休息会。

至于赵六跑哪去了,赵六想着早点把修建学堂的事落实下来,便去村长家里找村长了。

村长听了赵六的来意后,高兴的不得了,以往也不是没想过请赵六来开这学堂,只是怕他身体累垮,万一出事便是自己的不是了,便没敢提出来。

村长也不担心这赵六不会教书,这人秀才都能考上,教人读书识字肯定是没问题的,反正也不奢望他们以后去考取功名。

这青山村还没修过学堂,自己当村长期间能把这学堂开起来简直是造福村里的一件大好事啊。

青山村虽说不是周边几个村子中最穷的,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

村里人大多不识字,平时一些写契文书的事都得请自己去帮忙,村长也是头大。

而且有时候外出干点零活挣钱,还经常出现被人坑蒙欺骗的事儿,久而久之大家都不乐意出去找活干了。

村长认为还是因为大家不识字也不懂算数,导致被人骗了也不知道。

以至于发现自己受骗上当后便排斥外出挣钱,久而久之便会对外边的世界产生畏惧心理。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还是得读书识字,明辨事理,多长点见识,这样也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于是村长高兴的说:“这乐意在村子里开学堂,这是大好事啊”,

又说道:“这私塾就由村里来负责组建,地址不如就选村子中央的那片空地”。

“村长,那边人太多,不利于静心修学,读书还是得找个僻静的地方。”

赵六又建议道:“我家宅子前边一百多米处不是有片小荒地么,那处地势颇高,而且宽敞又清净,很是适合搭建私塾”,赵六认为村长选的地方离自家略远,而且来往人太多,确实不太适合做私塾。

村长听赵六这么一说,也确实觉得村子中央那处不大合适,至于赵六选的那地方,算了,既然他以后是这私塾的先生,按他选的地方来也不是不行。

接着点头同意了,两人又静下来细细商议私塾修建的事宜。

因考虑到村里也没多少钱,两人便决定先搭建几座茅草屋,等以后有钱了再另盖好了。

接着赵六又承诺只要是村里的人去读书,束修前两年只收六成,还可以用粮食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