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一看,不敢大意,说道:“夫人稍等,我进去喊掌柜的”,说完赶紧进里屋去。

掌柜的出来拿起捆好的野山参,仔细拆开,拿起人参仔细看了看,说道:“这根野山参6两银子,夫人可要出手……”

宝珠见这掌柜的开的价钱跟赵六估的价钱差不多,知道这掌柜的没胡乱坑人,便说道:“卖的”,说完又拿出昨日炮制的石斛,说道:“掌柜的,你看这炮制好的石斛多少钱……”

掌柜的接过石斛,抓了把仔细看了下,问道:“方才那支人参处理得很是妥当,这石斛质量也属上乘,夫人家可是专门炮制中药的。”

宝珠听了说:“祖上确实有些炮制的法门”,自家姥爷可不是做过几年学徒么。

掌柜的捋了捋胡须,说:“这石斛1两十五文银……”

宝珠也猜到这简单炮制出来的石斛应该不会有太高的价钱,更何况石斛这药材还算常见。

于是说:“都卖给掌柜的,我家还懂些药材的炮制法门,以后炮制了新药材,掌柜家收么。”

掌柜估摸着这妇人家炮制的药材分量应该不会太多,就算有多的本店用不完,也可以往其他分店送去,便说道:“只要质量好,夫人家以后若是炮了药材本店都收,且本店给的价钱绝对公道”,接着吩咐学徒结算药钱。

炒制的石斛约重5两多一点,卖了80文银。

最后宝珠跟掌柜的打听一番,发现懂炮制药材的人家还是颇少,看来以后炮制药材售卖还是可行的。

“面粉两斤大豆五斤油两斤盐1两猪骨头一根五花肉半斤总共二百三十文。”宝珠计算着今天上午的花销,比先前预计的多了许多。

宝珠终于理解赵大嫂之前看自己放油一脸肉痛的表情了,这一斤菜籽油就得50文,这一勺下去可不都是银子么。

走到东市专门卖书本字画的街道,宝珠发现街道左右两边各有一间书店,一间叫书香坊,一眼望过去里面人来人往,生意相当红火;

另一间叫墨宝轩,店铺门可罗雀,看着清冷极了。

宝珠决定先去冷清的墨宝轩看看,小说上不是经常说主角每每碰上一家快要倒闭的店铺,总能让店铺起死回生。

进入墨宝轩,只见书童正无聊的拍打着蚊子,掌柜的坐在柜台里边貌似在看话本,宝珠喊道:“掌柜的……”

正看得入神的掌柜突然被打断,非常不悦,抬头一看是个穿着麻布衣的妇人,一看就不是个有钱的主,敷衍道:“想要什么自己看看”。

宝珠也不在意,继续说:“掌柜的,我是来卖话本的”。

旁边书童看这妇人在这磨叽磨叽,穿成这穷酸样还卖话本,鄙视道:“走走走,我们这不收话本”,掌柜的也不认为这妇人能拿出什么好的话本,也不呵斥这书童。

宝珠无语,狗眼看人低,怪不得这店铺冷冷清清,生意寥寥无几,看来自己也不是小说写的那等主角,于是也不继续问了,直接出门往对面的书香坊走去。

宝珠一踏入书香坊,便看到一书童热情的迎了上来,毕恭毕敬地说道:“夫人请进,要买纸还是墨”,这时买得起书的大都是富贵人家,普通人家如果家里有读书人,书本都半是自己抄写,到书店大多是买些纸和墨。

书童招待的客人多了,多少有点儿见识,知道这妇人多半是来给家里的读书人添置纸墨的。即便买的少,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况且自家掌柜的经常告诫自己,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上门都是书香坊的客人。如果发现对客人不恭敬,那是要扣工钱的。

宝珠见这书香坊书童都这么恭敬有礼,果然生意好不是没有道理的,暗自点了点头说道:“纸墨都买些……”

又对旁边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