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节,宝珠早就吩咐了桂娘张罗两桌丰盛的酒菜,全家上下一块儿热闹热闹。

不一会儿,菜就上齐了,宝珠跟赵六坐一桌,老刘几个一桌。

赵六举起盛了果酒的杯子对着老六几个道:“这两个月我不在家,辛苦诸位了。”

老刘和桂娘几个没想到一向清冷的老爷会如此郑重其事得道谢,忙举起酒杯回敬。

一顿饭下来,老刘等几个的归属感增加了许多。

接接连会客

接接连会客

不出两日,周边的乡绅地主也陆续知道赵举人回到家了,皆兴匆匆得再次带着重礼上门拜见。

赵六无奈只得继续见客。

刚将这些上门的乡绅地主打发走,赵六同窗姚鸿也来了,在堂屋坐下后,羡慕道:“恭喜子渊了,也不知我何时能中。”

姚鸿去年和今年都去应试了,可惜两次都失望而归。

“姚兄才学都不输旁人,放宽心态好好准备,总会中的。”这姚鸿才学和毅力都有,只要坚持总有能中的一日。

姚鸿苦笑道:“哪有这般容易,家里可没有多余的银子给我父子俩挥霍了。”

姚鸿家原也有些田产,只是姚鸿父亲考了十几年都没中,田产都卖光了,原本想着姚鸿会有希望考中。

所以姚鸿母亲和妻子都将嫁妆拿出来供姚鸿去考试,如今去了两次都没中,哪里还有钱去考。

“那不知姚兄接下来有何打算?”

姚鸿愁道:“接下来得找份活挣点银子维持家用了,约莫去当个账房什么的。”这周边的私塾都不招教书先生,只能去做账房了。

赵六想起准备新建的学堂,道:“姚兄,不知有没有兴趣到青山村的学堂教学?”

昨日赵六已经找村长商量了新建学堂的事儿,决定将现在学堂及周边的整片荒地都规划为新学堂的区域,统一建造砖瓦房。

至于原先村里出钱建的土胚茅草学堂就拆了,到时候将钱赔给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