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训妻

赵六走后没几日,宋老太便上门来了。

“娘,你怎么来了?”

宋老太进门见闺女气色不错,笑道:“我这不是担心女婿走后,你这丫头不习惯,所以过来探探你。”

宝珠好笑,“娘,我又不是小孩,哪有这么脆弱。”

“不过娘既然来了,不如在这住几天陪陪女儿。”

宋老太忙道:“不住了,娘有认床的毛病,晚上肯定睡不着。”

宝珠见宋老太不愿住下,只得道:“既然如此,那娘今日就在女儿家待久点,吃过晚饭我让刘叔送你回去。”

宋母想着如今闺女家有骡车,回去也方便得很,便应下。

“桂娘,你把毯子在这草地中间摊开来。”宝珠和宋母一人抱一个娃,在旁边指挥桂娘把毯子铺在后院的草地上。

这两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待在屋里了,所幸今日天气不错,宝珠决定让越哥儿和婉姐儿兄妹俩在院子里玩耍。

桂娘将毯子铺平整,道:“夫人,铺好了,把孩子放下来吧。”

宝珠把孩子放下,对桂娘说道:“桂娘,你去忙你的吧,这里有我跟我娘照看就行了。”

桂娘走后,宋老太看着地毯上的越哥儿道:“越哥儿这孩子一看就是机灵的,以后肯定跟女婿一样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宝珠不由望了眼越哥儿,胖乎乎的小子,跟妹妹婉姐儿的活泼好动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懒货,宋母是从哪里看出这孩子机灵的。

不过宋母说起读书,宝珠倒是想起娘家的侄儿们,“娘,家里送正哥儿和鸣哥儿上学了没?”

正哥儿和鸣哥儿分别是宋大哥和宋二哥的儿子,两个孩子今年都8岁了,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

宋老太想起家里孙子上学的糟心事,说道:“你爹是想等秋季开学就让正哥儿和鸣哥儿去学堂的,只是你大哥和二哥还没决定好。”

宋老爹和宋老太有四个儿子,孙子加起来也有9个,如今到了上学年纪的就有两个,宋老爹的意思是让各房自己出钱送孩子去念书。

反正每房手里也有不少钱,所以送不送孩子上学还得看各房自己的意思。

“侄儿们上学是哥哥们自己掏钱?”

宋老太一脸理所当然说道:“肯定了,家里平日开销都是公中出钱,你哥哥们手里的钱都是只进不出,娃是他们自己生的,自己掏钱也是应该的。”

宝珠见宋母这理直气壮的模样,笑道:“娘,到时候还是送去三哥以前念书的学堂么?”

宋三哥也是念过几年书的,就在杏花村邻村的学堂,不算太远,走路来回半个多时辰。

“是啊,毕竟咱村里没有学堂,离家最近的就是那了。”

杏花村宋家,宋二嫂对宋二道:“他爹,咱真要送鸣哥儿去念书?”

读书可要不少银子,而且鸣哥儿看着也不是读书的料,何必浪费这个钱干啥。

“当然要送,咱又不是出不起这个钱。”大哥是肯定会送正哥儿去的,把鸣哥儿一个人落下也不好,虽说自家鸣哥儿憨了点,但是说不定去念几年书能改善下。

宋二嫂想起自家小姑子,不动声色说道:“要不把鸣哥儿送到妹夫学堂去念书?妹夫可是自家人,对咱鸣哥儿肯定会上心一点。”

宋二想想也有道理,而且妹夫这么聪明的人,说不定还能让鸣哥儿开窍,“不过青山村离咱村可不近,难道我还要每日去接送鸣哥儿上学?”

宋二嫂见宋二有些意动了,心里暗乐,道:“咱可以让鸣哥儿住在妹夫家里啊。”

宋二一听自家婆娘这话,哪里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气恼道:“你是不是还想着妹夫是自家人,鸣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