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杨,怎么了?”

“哥哥,”他小声唤道,满心都是茫然,“我们今后,该往何处去?”

“今后?”周檀捧着父母的骨灰,出神了一霎,随后垂下眼睛,非常平静地回答,“从前如何,今后还是如何,你好好读书,若要武试……也未尝不可。再过一段时日,等我去汴都科考……”

他陷入沉思,没有继续往下说。

周杨心知兄长的心中仍有别的事情,但是没有追问,反倒是周檀又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不问我,为何要阻止州府搜山?”

周杨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年纪小,不懂事……但只要是哥哥要做的,一定是对的。”

周檀顿了顿,沉默地摸了摸他的发顶。

然而事情并非如他说的那么简单。

平素周杨在书院结课之后,总会去城郊的演武场操练一番,他从前在那里结识过军中的朋友,加上周恕的面子,练兵的统领闲暇之余也会给他些指点。

周杨是周恕亲手教出来的,舞枪弄棒都不在话下。

可近一段时日,周檀却发现弟弟很少再去演武场了。

若是直接去问,恐怕他不会说实话,周檀思索了一番,还是设宴请了从前一二好友,想要从他们口中探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宴上好友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含糊透露:“檀郎,你年纪太轻,你们家偌大家业,单凭你与弟弟二人,撑起谈何容易……单说王、李二家本就与你父亲不睦,此时见你二人如砧板之鱼,怎能不蠢蠢欲动?”

周檀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攥紧了手中的酒杯。

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人从楼中出来的时候,恰好碰见了素日与周檀不合的李家三郎,李明之。

李家是临安首富,布商出身,近两年不知攀上了汴都哪个大官儿,在临安城中风生水起,连通判都要给几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