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自此之后,柳如侬时常跟着母亲来探望她们母女,转眼一年过去,乾宁二十二年的夏季较之往年更显多雨,常常是白日天晴,夜里伴着雨声和凉意入梦,十分舒适。

一日,冉念烟又和柳如侬在房中写字,却听琼枝进来通报,说是寿宁侯府的大夫人带着大小姐过来探望。

柳如侬惊异道:“是你的堂姐?我似乎曾见过,闺名念卿的?”

冉念烟点点头,心里也觉怪异,冉家和徐家一年来别无瓜葛,大伯母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完忘记发了_(:з」∠)_

今晚还有更_(:з」∠)_

☆、第三十六章

徐夷则看着漱玉池上莲叶微卷,眼前忽然浮现出那个明眸皓齿的少女穿过田无边的莲叶泛舟而来, 菱歌声起, 暗香盈袖, 船尾是新采的莲子,是要分与众人的,唯独没有他的,拨开障目的垂柳,本就模糊的影像悄然消失,恍然记起,那已是前生的事了。

陈青将泥金折扇抿开一线, 掩嘴嗤笑,“徐夷则啊徐夷则, 你也有出神的时候?”

他回过神来,捏了捏眉心, 道:“你刚才说什么?”

陈青笑道:“我说,请你帮个小忙过些日子就是清明, 御苑中走解射柳,我想你精通骑射, 此中有何诀窍,何不指点一二?”

走解射柳本是两种节令游戏,所谓走解,便是臂鹰走犬做围猎之戏,而射柳更为神乎其技,乃是驰马腾跃,于百步外射穿细若游丝的柳枝,这两项游戏本是胡俗,百十年间渐染中原,渐渐成了清明佳节的惯例,下至贩夫走卒,上至皇亲国戚,大梁的男子无一不效仿,不过习武者毕竟是少数,逐渐演化为用小弓射屏风这种更为简单的形式。宫中仍有遗存,每年都要遴选出精于骑射的世家勋贵子弟在御前一逞技艺,以振尚武之风。

尤其是在北方突厥虎视眈眈的当下,走解射柳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借此提醒世家少年不仅要崇尚文采,更不能忘记兵革之事,以耀大梁国威。

也正是因为突厥屡次入侵,大梁一改之前偃武修文的风气,武官重新受到重视,不过民间还是习文者多,练武者稀,陈青便是典型,仅能拉开五斗的轻弓,而真正到了战场上,最轻的□□也要七斗以上,徐衡让徐夷则平日练习用的甚至是两石力的强弓,说陈青是个文弱书生并不为过。

徐夷则略微吃惊,道:“你要学骑射?据我所知,清明那日有资格在御前演武的只有勋贵世家的子弟。”

陈青的父亲不过是内务府的总办郎中,远远不够资格。

陈青道:“谁说是我要去,不过是从你这取取经,到另一位世家少爷面前讨个好处。”

徐夷则道:“谁能叫你高看一眼?”

陈青道:“内阁次辅陆明之子陆庭训,怎样,你可服气?”

徐夷则道:“是他?他不是去年在府试和道试中拔得头筹,继续走科举这条路不好吗,何必舍近求远?”

说起陆庭训,不得不提同样参加了两场考试,却因屈居第二而郁郁寡欢的徐丰则。

陈青道:“我这也是猜测,估计是他父亲有意转投滕王麾下,滕王重用武人,陆庭训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逢迎,主动请缨是好,可若在御驾前丢了脸面便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何况我是知道他的,在骑射上比我在行,算是中游。”

所谓的中游就是百步之外射不中柳枝,沦为笑柄。

徐夷则道:“胡闹,他们这些皓首穷经的书生,总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武和读书一样,都是苦功夫,若无几年晨昏不辍的积淀,哪能有底气,单是如此也成不了气候,没见过战场上枪林箭雨,尸横遍野,终究是纸上谈兵。”

陈青咂舌道:“那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