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太夫人问道:“老二和泰哥儿呢?方才还听见这孩子的声音。”

徐徕无奈道:“二哥在外面斥责泰哥儿呢。”

徐德对这个顽劣的次子向来无可奈何,只能不停地斥责他不思进取,玩物丧志,太夫人也不觉得十分惊讶,道:“这孩子又做了什么事碍了他爹的眼?”

南府那对双生子中的兄长徐令宣已站起来,掩抑不住笑意,奶声奶气地说:“五叔在路上点了一支鞭炮,随便一扔,没想到扔进了一辆马车的车轮下,把车上的人吓坏了!”

太夫人道:“是南府的车还是北府的车,可曾伤了人?”

徐彻叹气道:“叔祖母不必担心,没伤到人,车上也不是咱们家的人。”

的确有几户表亲跟着前来,在场的人也没觉得奇怪。

太夫人道:“伤了外人也不是好事,这孩子该罚,带到我面前来,我亲自和他说道理,让他过去赔礼就是了。”

徐彻道:“别叫泰哥儿亲自去了,是陈家的马车。”

在场的人都没了声息,曲氏轻声道:“是哪个陈家?”

徐彻道:“还能是哪个陈家,就是我庶姐的夫婿,内务府总办郎中陈恩。”

☆、第二十八章

俗话讲“树小屋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说的正是负责宫廷采办的内务府官员, 他们一般出身寒门, 品级不高,却是总领宫内银、皮、瓷、缎、衣、茶六库,拿着内帑库银办事,油水极大,以至于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置办下颇为讲究的宅院,一跃晋升为官场新贵。

也正是这种层出不穷的暴富让世家看不上眼,觉得内务府的官员多是投机取巧之辈, 毫无背景门第,最不愿和他们打交道, 遑论结亲。

徐彻的庶姐徐青萍却是个异数,因为她是楚国公入赘刘家时所得的女儿, 十岁前都被唤作刘青萍,又目睹了父亲东山再起后对母亲弃若敝履, 和徐家隔阂颇深,名义上是公府庶女, 实际上没人管得了她。

她的兄长徐牧斋也是一样桀骜难驯,当初徐曾要他按字辈更名为徐衙,却被一口回绝了,而他拒绝徐曾时所说的话南北两徐无人不知。

“若不是母亲教导我孝敬恭顺,我连这个‘徐’字都未必肯认下。”

几十年来,提起徐牧斋和徐青萍这对兄妹,两府无人不咂舌,多半是避之唯恐不及,生怕下一个被驳了脸面的就是自己。

然而,徐泰则却用鞭炮惊了徐青萍夫家的车驾,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悄悄地看向强撑着笑脸的曲氏,眼中满含同情。

在对待徐牧斋和徐青萍的问题上,北府一直采取回避的姿态,没想到却被徐泰则推到风口浪尖。

太夫人道:“陈家的车上有什么人?”

徐征起身解释道:“不过是我那庶姐和她的儿子,叔祖母不用担心,孩子的无心之失而已,没伤到人。”

徐令和摇头道:“才不是,叔祖您是没看见,陈青吓得从马车上跳下来了,还摔在地上滚了几圈!”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模仿陈青的窘态,徐令宣也跟着解气地拍手大笑。

陈青是小门小户的独生子,从小娇养大的,又赶上父亲最风光的日子,难免有些不可一世,兄弟俩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却不敢招惹,没想到五叔帮他们解了心病,他们现在最佩服的就是五叔了!

徐彻瞪了长子徐恒则一眼,徐恒则的妻子邓氏赶紧捂住两个儿子的嘴,起身对着太夫人赔礼。

太夫人道:“孩子说的是实话,的确是泰则顽劣,给南府添麻烦了,先请陈家的人过来与我说说那孩子的情形,请医问药的花销都从北府的账上出,改日泰则亲自登门赔罪。”

徐彻道:“方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