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车声辚辚,整座城池都入睡了, 只有他们还在奔波。回到家后,自有徐衡去荣寿堂问安, 徐衡思及嘉德郡主今夜在府,便将徐夷则打发回崇明楼,免得相见后徒生是非。
徐夷则刚进院门,笔架就已迎了出来,听说他们今日面圣了,既得意又埋怨地道:“少爷要办这么风光的事,也不事先和我说一声,怎么,连我都信不过吗?”
徐夷则只是笑笑,没回话,笔架也不过是自说自话发发怨气罢了,一边帮他收起刀剑,一边道:“少爷,陈青少爷来了,已候了半宿了。”
徐夷则并未觉得十分惊讶,只是解下累赘的官服,步入正房。
一进门,果然见稍显冷清狭小的房屋中,陈青坐在八仙桌前翻看一本册子,册子的封皮上并没有署名,也并不厚重,就像是人们平常用来随手记录的手记,然而他看得入迷且津津有味,好像在看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听见脚步声,陈青意犹未尽地抬起头,将册子倒扣在桌上。
“你回来了?”他问道。
徐夷则在他对面落座,并没回到这个很明显的问题。
陈青笑了,道:“怎么样,太子殿下是不是让你和那个突厥人相互监视?”
徐夷则道:“你总能看破很多事,让我感觉很危险。”
陈青道:“你要是为此想杀我,那我看你最该杀掉的是你那位表妹。”他顿了顿,“徐希则找过我了,他来看徐丰则时向我问起过,是不是我和那位表妹说了什么话亏他敢猜,竟以为是你把护送苏勒特勤的消息透露给我,我泄露给你那位表妹的。”
徐夷则道:“如果真是这样,他的嫌疑就能洗清了。毕竟陛下很在意泄密的事,可惜他更不愿相信是锦衣卫中有人背叛了他,因此尽力从徐府入手,自欺欺人罢了。”
陈青啧声道:“你倒是很可怜他。”
徐夷则道:“半老的人,还要为这些汲汲营营劳心,我是同情他。”
陈青挥挥手里的册子,“所以你就花了十年时间写这个玩意儿?”
徐夷则道:“这是给我父亲准备的。”
陈青道:“你这么多年一直上书镇国公,且事事不出所料,看来你预料起事情来比我准几分,只是我看你在上面写,不要立滕王,应该改立齐王,这是怎么回事?你父亲可是滕王旧党,难道会为了你这番诡辩放弃多年经营的心血吗?”
徐夷则道:“无论是文臣、武将,抑或是了无根基的寒门子弟,虽有投机者,不过大多数人所求的并非是己身的富贵荣辱,而是希望大梁能够如日中天,将国运延续下去,所选的储君也当合乎此道。
“如今世家支持太子,为的是强调礼法尊卑,用立嫡的旧法笼络人心。武官支持滕王是为了收复西北失去的河套诸郡,使金瓯永固,边警长宁。寒门子弟是恨透了世家把持朝班的旧规,支持最无依靠的齐王殿下,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有改天换地的机会。”
陈青道:“你也要改天换地?”
徐夷则道:“我并没有太多愿望,可是无论太子还是滕王,显然不适合那个位子。如果不在先期安排好一切,之后总有人要拨乱反正,于国于民伤害更大。”
上一世,就是在太子即位、改元定熙后,武将被一一清算,连开国功臣徐家也在其列,最后还是因西北陷入僵局,无人可用的情形下,定熙帝才万般无奈地重新启用徐衡。
可若是滕王即位呢?正如他在上书徐衡的谏议上所说的,滕王依靠武将入继大统,日后少不了武将佣兵自大、皇帝却因忌惮而不敢削减藩镇的局面,如此一来心腹大患突厥尚未解决,国家又陷入四分五裂的残局。
齐王萧穑看似暗弱,实则中立,也是最可塑的,一旦登基,寒门一时不敢妄动世家与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