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凡事萎靡不前、一力求稳便是最好,圣人又怎会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样的教诲?”

徐太夫人知道她的执拗劲头又上来了,也不再纠缠,只等儿子回来,看他如何说。

···

紫禁城端本宫外,暗红的宫墙仿佛延伸到天外的尽头。

两个同样高挑挺秀的少年立在宫墙下,随视线愈发收紧的高墙将他们的身影压抑成渺小的两段光影,可在这格格不入的宫闱中,他们的脊背却从来都是笔挺的。

也许是出身行伍的缘故吧。其中更高一些的少年是镇国公的长子徐夷则,他知道这迷宫样的宫闱,不过是一只华美的盒子,用金锁将内外的人隔开。

何况他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上一世,他曾在此度过很漫长的光阴,他并不是这里的主人,却可以操纵它的主人做任何事。人们常说弄权者不得善终,他却不以为然。

别人是弄权,他是摄政,怎么能同日而语。

另一人,他的堂弟徐泰则却显露出一丝敬畏,外表上的沉着更多的是为了掩饰不安。

就在高墙的背后,太子居住的端本宫内,他的伯父正在和太子密谈,那位被他们千辛万苦从西北护送回京的苏勒特勤也在其内。

徐泰则真想和堂兄说说话,缓解心中的焦灼,可惜他只剩下挺着背装作若无其事的力气,在这暗红色的漩涡中,纵使没有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他也不敢有丝毫不规矩。

人们称皇帝为天子天是无处不在的,而此时头顶上那赤红的晚霞,似乎正应了皇帝方才的怒气。

苏勒特勤并不像领受虚衔,皇帝觉得自己失去了对时局的掌控。

胡思乱想间,宫门开启,两个面目刻板的宦官走了出来,照本宣科似的开口道:“太子殿下与镇国公相谈甚欢,怕是还有许多话要讲。殿下命宫人在配殿设宴,请二位公子入席。”

徐泰则迟疑地看着堂兄,尽量用眼睛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里面情形究竟如何?

镇国公一个板上钉钉的滕王党,能和太子相谈甚欢?滑天下之大稽!

他还在使眼色,徐夷则却已谢过两位宦官,跟随他们进门了。

徐泰则重新挺起腰杆跟上去,的确,这种时候还纠结那些有什么用?太子相邀,他们还能驳太子的面子吗?

是凶是吉且看天命了。

两个太监连头都没抬,却能感知两位公子身上透露出不同的态度,毕竟他们就是赖此为生的,不需看人脸色,只要听听脚步、动动心眼,就能将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猜出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