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自然要将她放在手心里疼。”

“外祖母您真好……”三姐回头调皮的看向她娘,伸了伸舌头,嬉笑道:“娘,您听到外祖母的话了没?日后也要将我放在手心里疼,不可动不动的骂我?”

“我的乖孙,你娘时常骂你吗?”

三姐垂下头,闷声道:“娘总嫌弃我没规矩。”

闻言,二太太哭笑不得,哼声道:“还怨娘骂你,看看你现在这番模样,大庭广众之下成何体统,还不快些从你外婆怀中出来?”

三姐眉开眼笑的抬头:“娘,如今咱们在外祖家,便是女儿没规矩,外祖母也会见怪不怪的,是不是啊……外祖母?”

“哎呦,这小嘴怎这么甜呢?”

二太太冷哼道:“娘,莫要被她花言巧语的哄骗住,这丫头可恨的很,您不知道我一天跟她置多少气?”

谁料,老夫人翻了个白眼:“哼,从小到大你给我闯了多少祸,怕是数都数不清了,为娘可有说你什么?”

二太太脸色涨红:“娘……”

三姐噗呲笑出声,低声道:“外祖母真好。”

周老太爷笑着打断她们一老一小:“好了,好了,赶紧将闺女一家介绍给各房吧!”

“瞧我!上了岁数只顾着舔犊情深竟忘了孩子们还在一旁候着。”

周老太爷乃御使大夫,共有五子三女,其中与老夫人共生了三子一女,如今在身旁的唯有嫡出的老大老五,老二一家外任到甘肃作县令,老大为人木讷,不善变通,遂这些年一直在翰林院任编修一职,后与国子监司业的嫡长女宣氏成婚,成婚后二人育有三女,后因宣氏身子不好,方从妾室那抱得庶子作嫡子养,老五自打娘胎出来,身子骨便一直不好,遂一直在家中静养。

其余庶子,老三只得秀才功名,后继续科考均名落孙山,最后放弃科考之心,留在家中帮着母亲打理田产,娶了商贾家的嫡幼女,生了一子一女,因游氏出身低微,她爹怕她被妯娌们看轻,遂陪嫁众多店铺地契,算是整个御史府中最为有钱的一房,老四任京府通判,娶了钦天监家的庶长女方氏,二人育有二子一女,至于两个庶出的庶女均是外嫁,至今未归过。

这时宣氏捂着嘴角淡笑:“娘,还是从我们大房来吧!”

老夫人颔首:“也好!”

大房一子五女,其中两名嫡女已嫁人,如今留在府中的是嫡幼女周祎偲,庶长女周祎婳,庶女周祎甯及周祎妧,嫡子周怀宸。

三房一子一女,分别是嫡女周祎瑾,嫡子周怀磬。

四房二子三女,分别是嫡长子周怀凌,嫡幼子周怀启,嫡女周祎宓,庶女周祎婍及周祎玥。

五房因为身子骨不好,尚未娶亲。

众人见礼后,大太太唤身边的王妈妈将见面礼拿出来,虽用荷包装着,但众侄女们接到手后,一摸便知里面装的是玉镯,脸上虽未显露什么,但眼里的喜意却是遮也遮不住的,送给各房少爷们的见面礼则是一块玉佩,二太太自打要回京,在苏州时便吩咐王妈妈,将回京给娘家人的见面礼备好,如今见众人神情满意,脸上自是喜不自禁。

周府众子女忙对其福了福身,低声道:“多谢姑父姑母。”

老夫人这时开口:“舒娘?”

身后的老嬷嬷福了福身,低着头轻脚走出去,不一会儿端着木案出来,只见上面琳琅满目的钗子及步摇。

二太太忙道:“娘,这些有些贵重了……”

老夫人淡笑道:“这是我这作外祖母的一点心意。”说着让舒娘将见面礼亲自递给刘府五位姑娘,可见老夫人对闺女家的情况有多了如指掌,送的见面礼皆符合众人的喜好。

刘府三位少爷每人得了一块松木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