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为傲,听到仁哥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许,再听到明哥时,脸色青白交错,至于明哥还小,他到是不甚在意。

“你之所言,与我心中所料相差无几。”

“呵呵……”秦夫子干笑两声,龙生九子,本就各有不同,谁能说生下来的都是好笋,就不能冒出一个两个的歹笋来。

刘仲修端起茶杯抿了抿了,淡淡道:“实不相瞒,此次过来是有事有你相商。”

秦夫子抬头,诧异道:“不知大人找学生所谓何事?”

“京城家中来信,道我明年春,应会奉旨回京述职。”

秦夫子眼睛闪了闪,忙站起来恭贺道:“学生恭贺大人升迁之喜。”

“只是冒出些许眉目,言之尚早。”

“大人为人如何,学生在清楚不过,既大人家中之人所言,此事定是十有八九成之。”

刘仲修笑着扶他起身,拉他坐下:“此事暂时还未定,不过我向来喜欢做事未雨绸缪,所以想问问你有何打算,若明年春我回京述职,你想留在苏州还是同我一道回京。”

秦夫子沉默一会儿,叹气道:“突闻此事,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大人可否给我一些时日,待学生想明白,定亲自告于大人。”

刘仲修颔首,本就是这般打算。

“不知大人这次回京,官升几品?”

“能把这个‘从’字去掉,我就烧高香了。”

“大人谦虚了,您任苏州知府这些年,政绩可是有目共睹的。”

从古至今,每个朝代皆是文安邦武定国,大凉国也不例外,文官好升官,只要政绩过关又受百姓爱戴,每年年末像皇上陈述政绩时,你上面的领导多给你打几个优,少打几个劣,熬过三年便能很快升官,为何说熬过‘三年’,因为每个授予官衔的文官,必须在地方任满三年,方可调动升降。

武官升迁却是很慢,只因‘武’代表斗争,鲜血,死人,哪里有战争哪里就需要士兵,只有在战场上杀过人,御过敌,立下赫赫战功,踏着敌人尸体、鲜血方能一步一步往上进升,但那也只是在动荡的朝代。

如今的大凉国兵强马壮,东边的南蛮人食不果腹,西边的土倭人缺金少银,谁敢擅自挑起战争,没有战争的大凉国,将军一部分镇守边疆,以旱土为天,黄沙遮面,以星辰为被,醉卧沙场,留在京城的部分武官须先将兵符归还给皇上,方可留京城述职,因为握有兵符的将军很有可能威胁皇上的龙椅。

刘仲修嘴上说可能升迁至正四品,其实此次回京怕是有望升至从三品,这是一下子升了两个官阶,他如何能不激动,不过圣旨还未下,他也只能含蓄谦虚的对秦夫子这般说。

刘仲修与秦夫子谈的很是投机,尤其秦夫子谈及自己的观点:“大人,其实学生科考这些年,隐约明白为何总是屡次不中。”

“因何?”

秦夫子叹气道:“不知大人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人中,喜欢庄子还是惠子?”

刘仲修思索一番,淡淡道:“我已是惠子。”

“所以这便是答案。”说着秦夫子摊摊手。

刘仲修瞬间了然,因何他屡次不中,正正是与当今圣上的主旨相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