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煎锅、铁锅、菜刀、菜板……

尤其是院子里的棚子,下?面多了不少柴火和?木炭,都是能用得上的东西。

崔如英试了试大锅和?铁锅,都挺好用的。

去厢房看,里面多了被子和?水壶,要不是一个人太小,崔如英都想自己晚上住这儿。

崔如英还在厢房地上看见两挂鞭炮,她都没想到还得买这个,开铺子吸引人肯定要放鞭炮热闹热闹,瞧,她想不到的事儿家里人也能想到。

挺好,很有要开业的样子。

从铺子出去,正好隔壁杂货铺的老板也出来了,见崔如英就一个人,好奇问道:“你们这做啥生意的?”

总见人进进出出,可没说过话,今儿看这么一个小娘子过来,忍不住问了问。

崔如英卖了个关子,“过几日铺子就开业了,到时候可一定来捧场。”

还没到开业那日先别说了,就邻着,开业了肯定知道的。

至于?卖啥等?开业不就知道了,午时开业,不管来吃的人几何,反正人越多越好,人越多才显得这家东西越好吃。

路过的人一看,就觉得生意好,再加上香味重?,肯定得好奇看看。

看两眼说不准儿就买了。

离开铺子崔如英就一家酒坊一家酒坊挨着看,看了几家,也算定了下?来。

就定了两样酒,一样便宜,十文钱一斤,一样贵,一斤二十文,再便宜的崔如英没敢要,更贵的,是没银子要。

先买两大坛子慢慢卖,若是卖得好,再和?酒坊定,定的多肯定能便宜些。

一样二十斤,若是卖不完,好好保存还能做菜用。家里没多的银子,钱就得紧着花。

办完这些事儿,天色已经暗了,回去路上,崔如英又忍不住走几步就跳一下?。

自己存了钱,铺子也要开了,还少了烦心?事儿。在这儿活了七年,可算有点盼头了。

崔如英肯定盼着铺子赚钱,但她觉得铺子赚不赚钱不能按照摆摊儿算,每个月抛去本钱能赚五六两,就算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