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是看妹妹读书用功所以才如此的。咱们该备上拜师礼,就算先生不收三妹为弟子?,礼数也得尽到了。”

崔大郎觉得这个名字也不错,爹只是这会儿转不过弯儿来。

当初和陆云蓁说的话并非全是胡诌,这句话崔如英的确听崔大郎念过,她的名字也的确出自于这里。

没?想到崔大郎竟然还记得,也不知?是记得清楚还是平日里也有翻阅书籍。

崔大山一听儿子?这么说,问了句,“当真?”

崔大郎点了点头,“自然如此。爹,如英这字好听,是个好名字。”

二丫道:“我也觉得好听!”

崔如英眼?巴巴地看着崔大山,心里一松,说道:“对呀,三娘子?也和娘说了,娘也高兴。”

崔大山抿了抿唇,许娘子?都说好,那应该不错。

他点点头说道:“那这回回去你给先生带些东西,爹给你钱去买。既然先生看重你,那你更?得好好读书。”

崔如英道:“爹说得是,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机会,我必然要珍惜的。”

她顿了顿,看了崔大郎一样?,接着道:“而且大哥都没?去书院呢,我就先去了。若是我还不好好读书,那还不如从侯府回来,来铺子?帮忙卖包子?呢。”

崔大郎帮她说话,崔如英也趁机提提让他读书的事儿。崔大郎若能考取功名,对崔家只有好处。

就算考不上,识字会算账,当个掌柜的,对家里也有助益。

毕竟书院教的可不止读书识字,还有其他的课,比如礼、乐,当然算数也教。

读了书能写账本?,也识字省着被人骗了。

书院又不是不放假,到时候放假回来也能帮忙。

以崔大郎的性?子?,不可能读了书就忘了家里。崔如英把这看成?一项投资,更?看重的崔大郎的品性?,日后的回报是长期的。

而且家里有个读书人,见多识广,之后能不能把四?郎五郎送到书院去,和这个也有关系。

崔大山许娘子?知?道读书有用,就会想着把其他孩子?也送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