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种种,竟都出自一个女孩子的安排。他有些不太敢相信。
黎崇文将黎雅叫了过来,她却一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坐下来便与高元钧侃侃而谈。
“殿下,来年的麦种及种植方法,甚至是今年我们种植成功的稻子,以后都可以教你们。但是我们黎家以后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有很多。请殿下优先给我们支持。”
“你且说说看。”小丫头贼精明的。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的说。此时,他再无半分怀疑。认定这个女孩子有这样的本事。
“我相信,以后飞狐县一定能成为北边最富有的县城。且会成为北边和南边贸易的经济中心。我们需要殿下的第七军参与建设。明年,我们黎家还要创办一个大型作坊,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蔬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也会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
“小丫头,算盘打得贼精的。你这么多计划,岂不是要把我四分之一的士兵都奴役去了。”
“殿下且放心,待日后这些项目全部运作起来,自然不会少了第七军的好处。”
高元钧惊叹小丫头的野心竟然如此大,她所考虑的事情早已超出了现有条件。可就像她说的那样,北边以后一定会繁荣起来。甚至不会比南边差。依着现在朝堂复杂的局势,说不定以后北边将会是他高元钧的老本营。建设好北边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他深知要建设北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资金。可朝廷目前的发展方针不在北边。且受他牵连,以后的建设项目要想让户部拨款,几乎成了幻想。
钱他是没有的,可人力他多得是。“行,就按你说的办。今后你需要多少人,直接找行之要。”
“谢殿下。”
“不必谢我,咱们各需所求。我只管我的第七军能安置的很好。即便朝廷以后不发军饷给我们也能生活的很好。”
“只要我们把这里给建设起来,殿下的所有担心顾虑都将不是问题。”
高元钧怔怔地看着她,小丫头在诉说未来的规划时,自信满满,整个人像是会发光似的,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进行。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
稻子收割的时间就安排在明天。中午黎雅去西厢房送饭的时候,便向王行之要了百来个人。
虽然有第七军的人帮忙收割稻子,可黎家还是雇了孙大郎等十人帮忙。黎家收割稻子的消息传了出去,前来围观的人远胜当初收割麦子那会儿。
更因为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黎崇文连隔壁几个县都告知了。另五个县的县令原本打算派下面的人去飞狐县意思意思,装个样子即可。听说收割的人全是殿下的第七军。便想到或许收割那日,殿下本人也会到场。于是全部亲自上路,各县县令带着几个亲信,乐颠颠地来到飞狐县。
被安排来黎家收割的士兵都是南边的人。王行之特地挑那些原本就是在家务农,收割稻子的好把手。
割稻子对他们来说算是轻松的农活了。收割那天,黎家早早就将收割用的工具:镰刀,捆绳和石篓,扁担一应俱全地摆放在田埂上。待收割的人一到就能下田干活。
黎雅托陈大娘喊了一群妇人帮忙收拾百来人的吃食和茶水。
黎家水稻田埂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有特意跑来取经的庄稼人,也有过来证实传言的人,更多的是跑来凑热闹的。
第七军百来个身强体壮的士兵,动作利落的下田,三人一亩,一人割七八行,割得又快又干净。身后的人紧跟着捆扎、堆放,再挑到晒谷场上。配合默契,干活利索,效率又高。
黎如晦带了一些人直接去了晒谷场。从田间不断担来的稻子,在晒谷场进行击打脱粒。脱粒完成还要去秕,大太阳晒上两天紧接着要去壳,这些工序费时又费力。雇佣来的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