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紧步伐往景阳宫走去。既然要起事,母妃的帮助必不可少。他得赶紧和母妃通个气,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不得不说,延庆对丈夫陈王的心理活动猜得非常准确。那日陈王出宫回家后,立即召集门下谋士聚集静思院,摒退了院里一众下人,还派王府侍卫把控着整个静思院不让旁人靠近。

看这阵仗,延庆公主便知晓她的计划已成功一半。

陈王要夺位必得手中有兵,可他的人远在京畿外。当初庆王府落寞,陈王便接手了庆王麾下一众将士。这些将士初步估计约有五万人之多。只这些庆王旧部仍在京畿之外。

当初为了避嫌,陈王不敢将他们召进京城边缘驻扎,生怕引得皇帝猜忌。如今看来倒是他太仁慈了。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也顾不上那么多。即刻便写信让那些庆王军以最快的速度往京城集结。

可无论如何,行军至京城还需要半个月。

城墙外还有个李承佑对着皇位虎视眈眈。陈王觉得自己的情况很不乐观。

陈王府一干谋士经过一番商量,得出结论:“京城内的一万多名禁卫军直接听命与皇帝。高太尉又是皇帝陛下身边多年的老人,策反他绝无可能。为今之计可以联合城墙外的李承佑一致攻城。”

陈王一听皱紧了眉头,“与李承佑合谋不等于与虎谋皮么。”

“殿下,且听我们细细说来。与李承佑合谋是拖延之策,咱们可以…。”一谋士将他们的谋略一五一十道来。

陈王边听边点头,甚是满意,心道:没白养这群酸儒。关键时刻倒是能派上用场。

无论是城内的人还是城外的人,都以为自己才是掌握局势走向的主宰。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早已在皇帝面前的棋盘上演绎着。

这些人都以为自己会是最终胜利的一方,却不知所有人都是那棋盘上的棋子罢了。只棋子与棋子之间还有分别。有的棋子知晓整个内幕并为此做着推动事情发展的角色。而有些人自以为掌握了一切,却不知晓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陈王这边的意向很快被城墙外的李承佑得知。李承佑委托延庆公主安排人与陈王谈合作的事。

延庆公主是个聪明人,当然不可能亲自找丈夫谈判,是以,她需要一个可靠又有谈判经验的人代表他们去和陈王谈。

若换做以前,这样的人才倒能找出几个。可今时不同往日,京城里能被她用上的人才寥寥无几。这事本就非同小可,又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去。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延庆公主犯难了。

有道是雪中送炭的人总会有,这不有人找上门来毛遂自荐。

延庆公主起先是不相信的,可那人自称是李家旧臣,李承佑未被降罪之前,是李府的门客。深得李承佑信赖。

此次敢毛遂自荐也是不忍看李承佑功败垂成。

延庆一听,心里已有些动摇,又提了几个关于当今局势的犀利问题。那人也一一对答如流,包括一些延庆都不确定的事,他都能娓娓道来。

如此一来,延庆倒有几分相信了,便叫下人为他寻了个住处安先顿下来。

自然她还没有百分百信任此人,当即去信向李承佑求证此人。

城里城外不到半天功夫,她就收到了李承佑的信。那信上所言,此人名叫张毅,先前是李承佑心腹,因家中老母过世,回家奔丧丁忧了三年。故而躲过了李府查抄。李承佑将张毅的情况与她说了说,末了叫她放心用此人。

延庆得到哥哥肯定的答复便不疑有他。立马好生招待。亲自乘坐马车前往张毅住处详谈。

“只要高元吉能助我大哥夺得江山,我大哥许诺将北边和东边一带归他。一国两主,划分治理互不干涉。这是我方的底限。”

“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