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州小心翼翼地求证道:“殿下,那下官便先行告退,督办此事去。”
“去罢。”高元钧摆摆手,同意他就此退下。随即头一偏,看了一眼身旁的贴身随从。那随从得令,立马跟了出去。
王知州恭恭敬敬地退出房间,直至出了屋子才松了口气。心想,这恒王殿下也不是那么难对付,还是蛮好糊弄的么。
这般一想,他便又抬头挺胸走起来。
东边十几个官仓都空了粮食,高元钧是知道的。可根据下属收集来的消息显示,自去年灾情爆发到现在,官府并未组织过开仓放粮。
就因为官府不肯放粮,粮商们又趁机大涨粮价,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才抛弃家园远走他乡。
可这十多个粮仓的粮食也不会凭空消失。高元钧即刻就派人出去查,哪知道查了数十次也没发现藏粮的地方。
想来今日这一番敲打,说不定就能查出粮食所在。
高元钧这招敲山震虎还是很有用处的。隔日傍晚,王知州便换了官服鬼鬼祟祟地从自家院子出来。待确定四周没有人跟随后,便直接上了马车,直往东边而去。
马车越驶越偏僻,就这样过了两个时辰后,那辆马车在一处偏僻的山头前停下。
王知州自马车上下来,看了看面前这座矮山,提着袍子下摆便拾阶而上。
走了约摸一刻钟再拐了几个弯,才到达目的地。
只见他停在一处偌大的天然山洞前。那山洞口竟驻扎着数十人,那些人虽穿着便服,但一看这架势就晓得不是普通百姓,倒更像受过正规训练的军人。
不多时,自山洞口出来一人。只见那人年纪颇轻,约摸二十多岁,操着一口南方口音与王知州聊了几句。只听王知州喊他高长使。
俩人在洞口说了几句便进了山洞。
偷偷跟着王知州过来的人只得继续守在洞穴外的隐蔽处。
王府随从过来禀告高元钧,道:“王知州去了矮山,那山上有个偌大的洞穴最是可疑。据当地百姓说,那个洞穴几乎占了半座矮山,原是几百年前某位大人物的墓葬,后来被盗了墓,毁得也差不多了,便一直空置下来,偶有人上山会进去洞口避避雨。自去年某一天开始,那洞穴附近便不让当地百姓靠近。”
想来那消失的十几个粮仓的粮食应该就放在洞穴里。只洞口派有数十人把守,且日夜轮流交班。盯梢的人根本摸不进去,更别说运出洞穴里的粮食。
高元钧细细推敲着这些信息。王知州偷运出这么多粮食,倘若是转卖给商家,赚笔国难财,这粮食就不应该继续屯在山上。
可若不是这样,那这大批粮食为何会出现在矮山上,且还派疑似军队把守。难道说是李承佑授意的?
突然,他记起刚刚属下回禀时提到了“高长使”三个字。高元钧一下子就想通了王知州背后那颗大树是谁。
他是军人,大范围屯粮意味着什么,比谁都清楚。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是他竟然枉顾众多百姓死活,只顾达成自己的那点私欲。实在枉为人。
既已想到是怎么回事,高元钧便不再坐以待毙,即刻便安排人下去布置起来。
很快,半个月过去,王知州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回信。
那封密信中给王知州下达了最终命令,要他务必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