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晓得啦,你赶紧回床上去躺着。”

文氏给儿子包扎好出来,转身来到书房。只见原本乱了一地的书本纸张已收拾干净。黎崇文重新坐在书案前。他一手拿着公文,一手执着笔,笔尖却迟迟没有落在公文上,心思也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文氏没进去打搅他,径自回到自己房里。

晚上黎雅回到家,文氏拉着她将家里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都说了一遍。黎雅也没说什么,只安慰文氏,“娘,不要担心,现在还不是我们去劝的时候,既然二哥向父亲坦白了,我们就给他们时间思考吧。”

二哥和父亲都要好好的想想,究竟谁该退让一步。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父子俩性格相似,犟得很,谁也不肯让步。互相僵持着。

文氏实在看不过去,也担心着他们这样犟着不好。她拉着黎雅商量要如何化解他们父子俩僵持的关系。

“雅儿,你说这事要怎么办。你二哥到底还年轻,不晓得如何选择自己的前途。你找个时间劝劝他,让他别跟你爹犟。”

“娘,你别担心,二哥既然提出来不肯入仕,那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下的决定。”

“可就算这样,你二哥难道不晓得,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排末端,如何能跟当官的比。”

“娘,你在意二哥是做官还是做生意吗?”

“娘不在意你二哥是做官还是做生意,娘只要他能健健康康,欢欢喜喜的过一辈子就足够了。”

“娘,二哥志不在庙堂,若是爹硬要逼着他入仕,二哥最终还是会妥协的。可是这样心不甘情不愿的二哥在官场上难有大的建树。充其量就是多了一个无为之人罢了。如若爹能同意二哥做生意,我想凭着二哥的经商天赋,一定能大有作为。娘觉得呢?”

文氏慢慢的被女儿说服,小儿子颇有赚钱的头脑,若硬是逼着他入仕,他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也着实埋没了他的才能。

“那你想娘怎么做?”

“娘不用特意在爹面前劝,只这般那般……”黎雅教了一遍文氏如何在父亲面前适时地说话。

文氏点点头。“我实在不想看着他们父子俩的关系这般僵持着。”

“娘,莫要担心,爹是个明理的人,咱们慢慢劝慢慢说服他,他总会答应的。”

为了能达成二哥的理想,黎雅硬着头皮来找父亲。

黎崇文抬头看了看她,“你想说什么就说罢。”她们母女俩也沉得住气,这些天来一句劝说的话都没有。

“爹,一定是猜到了女儿今天来找您的目的。”

“说罢。”

“爹,您为何不同意二哥的决定?”

“你说呢。”

“那女儿就大胆的说了,望爹爹别生我的气。”黎雅顿了顿,偷偷看黎崇文的脸色,还算正常。这才说道:“爹无外乎就两个原因。在爹看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爹花费了很多心血精心栽培哥哥们,为的就是能让哥哥们光宗耀祖,比他人强上一倍。再有爹不肯让二哥做生意,大概也是受士农工商的影响,毕竟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都不怎么高。”

黎雅故意这样说,其实她分析过父亲的心理,不见得是上面两个原因。黎崇文听罢,没什么表情。

黎雅偷偷瞥了眼父亲的脸色,还好没生气。“爹,我刚刚说的只是试探试探您罢了。我想爹爹主要还是怕大哥一个人在官场上无人照应。爹爹从小就栽培哥哥们读书,我猜是因为爹小时候在黎家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罢。爹不想哥哥们被别人看不起,爹想让他们做官也是为了强大他们不受别人欺侮罢。”

黎崇文一直平静无波的脸色,总算出现涟漪。他颇有些动容,惊讶地抬头看着她。

她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