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哥觉得我能实现么?”
他迟疑了,小妹比起一般女子的行为习惯确实特别了点,她懂得很多,胆子也很大。什么事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无论是种麦子还是种水稻。还有水泥作坊,磨粉机子,打稻机子这些都是她最先想出来。潜移默化的他们也开始放大胆子去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小妹,二哥相信你一定能办到。”
“二哥,我只是想告诉你,无论这件事多么惊世骇俗,多么不被别人认同。只要你自己能坚持下去,努力做好每一步,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到那时,从前不支持你的人也会反过来说话的。”
黎如晦若有所思的想着她的话,“你说的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二哥,那我先出去了。”
像黎如晦那样聪明的人,很多事情不需要明确的指出来劝导。只要点一点就好。
京城
翰林院有两个顶头上司,主掌学士由楚王高元祯兼任,副手侍读学士由陈王高元吉兼任。
今日翰林院要商讨关于修编史册的大事,这是早几天就订好的日程。翰林院下属官员们早早地就等在议事厅恭候两位主子的大驾。
高元祯本就是踩着点进来,待他入座时,却不见高元吉的人影。随喊了旁边一位小编修问话:“陈王点卯了没?”
那编修也没想那么多,老实回说:“今日还未曾。”
“既然如此,那就不管他了,咱们开始商讨罢。”
“殿下,陈王殿下乃侍读学士,这般大的事总要听听他的意见。”有人说道。
高元祯却满不在乎的摆摆手,“陈王一向不喜读书,这些修订史册的事就不用他置喙了。”
翰林院虽是清闲衙门,但里边的人经常和陛下乃至朝中大臣们打交道,是以惯会察言观色。见楚王都这么说了,再不敢多言。
商讨之事就在高元吉不在场的情况下展开了。
待高元吉匆匆忙忙赶到翰林院时,商讨会在高元祯的主持下已结束。这还不说,连具体的章节都在商讨会上确认完毕。高元祯直接授意下边的人执行起来。
高元祯这番做法完全把高元吉当成了空气,直接越过他就定了章程。高元吉心里很是愤慨,但他惯会在陛下和朝臣面前表现谦恭和隐忍,哪怕被高元祯欺负成这样也不作反抗,只笑笑,便不了了之。
大家都以为这事就这么揭过篇了,殊不知高元吉牢牢的记在心头,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高元吉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回到家以后,他就彻底爆发,暴露本性。一番摔桌子砸板凳以后,才稍稍解了白天的气。
延庆公主是最了解自己丈夫的人,待他发泄完了,才适时的出现在高元吉房里。
“殿下这是怎么了,干啥发这么大的火?”
“还不是高元祯那个目中无人的家伙。处处打压与我,处处不给我好脸子看。如今更是把我当空气。”
高元吉在高家排行第二。皇位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远的。毕竟上头有两个人顶着,明面上有前朝太子名号的李承佑,暗地里也还有高家嫡长子高元祯。
且不说名分吧,更让人生气的就是这两人从小天资聪颖,做什么事都手到擒来。而他只是一个资质普通的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和他们两人相比。
天才和普通人摆在一起比较,立见高下。因此父皇从小就喜欢高元祯,他想父皇如果要反悔不肯还朝与李家,那高元祯就是他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
“殿下莫要焦急,楚王惯是清高自傲。这样的人是不屑于收拢人心的。因为他总是看不起比他愚笨的人。”
延庆这话根本就是踩中了高元吉的痛处。愚笨的人不就指的是他么。高元吉顿时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