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3)

倒见礼:“末将见过陛下。”

“邹毅让你带了信提前赶回来?”

侍卫忙道:“回陛下,末将等到达南海后,邹将军当时便写了奏折交给末将,让末将尽快送回京城,末将当时不允,但一个时辰后,邹大人趁末将等不注意,便自尽而亡了。”

“这――”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皇帝脸色愈发冷凝:“他死了?”

“回陛下,是末将等看守不力,邹将军死后末将不敢再耽搁,立时携带奏折回京,剩下的人带着邹大人遗体随后赶回来。”

“一个两个,死得倒真是干脆。”皇帝不辩喜怒的说了一句,众人无不禁声,这时俞公公下去拿回奏折上交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看了两眼便淡淡笑了:“竟是邹毅的请罪折子,对此前贺兰山一战中迟援前军一事供认不讳,并且承认都是太子命令,目的在于借战争之便除去英亲王;而那一万将士之所以会遭到鞑靼突然围击,也是因为他听从太子吩咐,私下与鞑靼的将领做了交易。”

皇帝的声音十分平静,却在众人头顶扔下一道又一道惊雷,众大臣无不心惊胆战的跪伏在地,却一个字也不敢说。

这时皇帝正好把奏折翻页,接下来是邹毅的忏悔和自责,大致意思是如今东窗事发,他无颜再见陛下,因此自杀谢罪――但这些话皇帝扫了眼便不再看,反而是里面夹着的一份看起来有些陈旧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把那信打开,竟是一封鞑靼回给邹毅赞同交易的信件,里面还有一粒狼牙。

狼是鞑靼最崇敬的动物,他们的许多图腾标致都是以狼为主,而狼牙更是鞑靼贵族才能佩戴的饰物,既是装饰,也是身份的象征。

皇帝不禁冷笑连连,“呵!呵呵!真是好啊!真是好!”一把将奏折和信件扔下大殿,众人忙道:“还请陛下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朕寄予厚望的太子竟因私利想要害死他的皇叔、害死我明国的定海神针!甚至不惜与我明国死敌鞑靼私下勾连!!”皇帝的震怒在空旷的大殿雷霆一般劈下,众大臣愈发胆战心惊,死死趴在地上。

有位须发皆白的老王爷战战兢兢道:“陛下,邹大人虽上了请罪折子,他也以死谢罪,但更是死无对证呀!因此这请罪折子和证据还需彻查清楚再下定论啊陛下!”

老贤王也道:“三皇叔此言甚是!不管是刺杀英亲王、还是贺兰山一案、甚至那些死士刺客,这些不过都是指向太子,但并不能确定这些事就一定是他做的,至少得听太子殿下明辨才是!还请陛下明察啊!”

“不是他,那你们告诉朕,是谁?”皇帝面色冷硬地俯视众人。

老贤王道:“正是因为不知是谁所为,所以才要冷静彻查方能定下结论,若此时您因愤怒而草草判定,说不定正中背后之人的计谋啊陛下!到那时,就算还了太子清白,可您与太子之间必定生出嫌隙,太子又该如何寒心!众皇子难道又不会因此而唇亡齿寒吗?”

廉王也道:“陛下,两位老王爷所言甚是,还请您三思而行!”

第53节

见此,贤王世子、周御史以及其他大臣也纷纷请命:“还请陛下三思!”

大殿内安静下来,皇帝高坐上首注目着跪着的众人,眸光幽深无波,过了许久,皇帝终于道:“既如此,暂停太子一切职务,着三司六部以及宗人府共同会审此案,朕给你们半月内审出结果。”说完便起身离去,俞公公等内监忙跟了上去。

“微臣遵旨!”众大臣恭敬应下。

皇帝走后,三司六部的长官还有众皇子都围上老贤王,和此前当先为太子说话的那位老王爷,纷纷开口道:“两位老王爷,您二位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啊?”

审太子?这在明国史上可是从未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