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的婶母和蔼可亲,让人分外?艳羡,熟悉之后?,方桃便向她打听如?何在林州寻亲。
“婶婶,您可知外?乡人去林州,常在哪里落脚?”
大婶闻言诧异不已,不禁抬眼?细细地打量了方桃一番。
这?姑娘模样俊俏,说着一口略显生硬的官话,她应该并非是京都人氏,却和她们是一起从京都渡口乘船来的,上船时她还牵着一头驴,一开?始便引起了她的主意。姑娘自称从未去过林州,又是一个孤身女子,连亲戚家住在哪里都不清楚,竟敢一个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寻亲,想必她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
大婶皱眉想了想,颇有疑虑地问道:“姑娘,既然?不知道亲戚家住在何处,你?为何要一个人去寻亲?”
从王府出逃的事,是绝对?不能?告诉旁人的,不过,她这?种行为确实容易引人怀疑,方桃登船时已想好说辞。
她抽了抽鼻子,一脸悲愤地说道:“我?原是有个如?意郎君的,我?们已约定好成亲,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回到京都后?,我?才知道他是个富贵公子。他一直在欺瞒我?,见了我?后?还翻脸不认人,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跟他一刀两断,再不相见。我?在京都无亲无故,原籍也无依靠之人,这?才不得不去t?林州投奔姑母一家。”
大婶满含同情地叹了口气。
京都多世家望族,那?些出身不凡的富贵公子有几个不是三妻四妾,婢女成群?他们负心薄情,是再常见不过的。眼?前?的姑娘还是年轻,这?才容易上当受骗,好在她及时抽身离开?,没被人再欺负了去。
但林州那?么大,想要找到他们住在何处实在不易,大婶道:“方姑娘,你?可知道你?表哥是做什么的?”
屈指算来,方桃已有五六年没有见到过表哥了。
最后?一次见面时表哥大约十五六岁,那?会子他正跟了个木匠师傅学手艺,还给方桃做了个榆木的四方小?板凳,在那?上头刻上了她的名字。
方桃夸他手艺好,表哥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告诉她说以后?他做木匠赚了银子,给她买莲子糖吃。
方桃想起少时的事,不由笑着弯了弯眼?睛。
“我?想,表哥应该是在做木匠吧。”
大婶去过林州几回,对?那?里相对?熟悉一些,她心善,给方桃出了个靠谱的主意。
“那?你?下了船以后?,先去林州的东城郊边打听打听,那?里木匠铺子多,许多手艺好的木匠师傅都在那?里做活,说不定能?打听到你?表哥的消息。”
大婶言之有理,方桃认真记在心里。
下船后?,大婶与丈夫要带着侄女去林州别处,与她并非同路,方桃依依不舍得与他们作别。
林州的东城郊距离下船的渡口尚有几十里的路程,方桃一路打听着方向,其中走错了好几回路,待她风尘仆仆地赶到地方时,又已过了好几日。
她从京都逃走时是十月底,如?今路上颠簸了一个多月,已进入了一年之中的腊月。
虽是腊月,林州此地却是冬暖夏凉,一点?儿不觉寒凉。
那?城郊的木匠铺有十多个,方桃一个一个问过去,都没人听说过一个叫“武魏”的木匠。
就?在方桃有些灰心沮丧地向最后?一家铺子打听时,那?铺子里有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搓了搓手上的木屑,抬眼?意外?地瞥了她几眼?。
在嘈杂的锯木声响中,他扯着粗哑的嗓门大声道:“武魏?我?认识他,昨日见他去了城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我?先领你?去他家吧。”
终于有了表哥的消息,方桃激动不已,她拍了拍大灰的耳朵,一双杏眸里的喜悦难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