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三宝舍不得他。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照常去割麦子,人多就是快,中午时分,全部麦子都已经收割完了。午饭后,就是打麦子,大宝和二宝跑前跑后的帮着耙麦瓤翻麦粒,李氏心疼他们,不让他们帮忙,大宝二宝犯了倔脾气,就是不肯歇着。
桃三爷放下手里的联架,走过来喝水,说李氏:“孩子想帮忙干点活,你就不要搅和了。”
李氏只好把心思放在晚饭上,早早的把刘氏喊道灶房,又是蒸又是炸的,忙活到晚上,一桌子丰盛的菜吓了桃三爷一跳,直骂老太婆不会当家。
桃三爷倒了一壶酒,这次给大宝和二宝斟了一小杯,说道:“爷爷还是那句话,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们也是大人了,要担起责任来!”
三宝端着杯子吵吵着要喝白酒,李氏气的把杯子给他没收了。
该交代的话都交代完了,李氏刘氏和张氏也接受了孩子要离家的事实,饭桌上都没有红眼睛流眼泪,只是夹菜更加殷勤了,大宝和二宝的碗都堆成了小山,三宝大呼‘偏心眼’,伸长筷子自己给自己碗里堆了个小山。
吃过饭,李氏又把大宝和二宝的行李检查了一遍,又拿出一两银子递给桃三爷,让他带去放王顺家。桃三爷说:“不需要这么多,给个五百文就行了,孩子们也是有工钱的。”
李氏执意要多带钱,桃三爷打趣道:“你咋变奢靡了,以前一个钱恨不得掰两半用,这几天又是蒸又是炸的,实在是不像话啊,还能不能当家了!”
李氏恨了桃三爷一眼,“赶紧睡吧,明天要早起呢,过了明天,你想闻点油腥味儿都没有!”
桃三爷笑了笑,宽衣睡下了。
第二天五更,除了桃三爷,其他人都顶着黑眼圈。李氏做了些醪糟鸡蛋,又亲自把两床被褥捆好,把大宝和二宝的衣物都包好,眼泪汪汪的目送爷孙三人出门去。
家里几个女人都在抹眼泪,长富和长贵也不好受,说去睡个回笼觉,三宝和四宝也嚷着好困,一夜没睡好,各自回屋了。
第八十三章 学徒工
更新时间2015-2-4 10:14:17 字数:2737
祖孙三人走得快,午时前就到了镇上。今天不当集,镇上的人不多。
桃三爷先去了王顺家,把行李放下,由王顺带着,一行人先去了胡氏医馆。
巧的是胡氏医馆开在悦来饭馆后面的街上,大宝二宝想着离得近,都挺高兴的。
胡氏医馆是两间铺面连通成一间的大铺面,门**悬挂着黑底红字的牌匾,上书‘胡氏医馆’四个大字,进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面的写着‘悬壶济世’的匾额,正下方搭着一张酸枝方桌,一位须眉斑白的老者端坐于前,一手捋须一手把脉,他对面的病者也静静的等着。大厅里时不时传来咳嗽声和**声,二宝环顾一圈,发现大厅左侧坐着等候的病人,右侧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排七星斗柜,上面用隶书写着各种药草的名称,一个中年人拿着小秤盘,正在按药方子配药,另一个中年人正在往药斗子里增补草药。
王顺侯在一旁,看胡郎中把方子写好交给对面的病者,才恭敬的上前躬身行礼道:“胡郎中,我把前几天说好的孩子带来了。”
胡郎中点头,朝着桃三爷祖孙三人点头,并请他们坐近了说话。两个孩子都恭敬的给胡郎中行礼,胡郎中看两个孩子都挺好,他问王顺是哪个孩子?王顺给二宝打眼色。
二宝心里有些怯,咬咬牙恭恭敬敬的站出来。
胡郎中问道:“叫啥名啊?几岁了?家住何处啊?”
二宝拱手恭敬的答道:“晚辈姓桃名永麟,今年十二岁,家住桃家村。”
胡郎中点头,又问道:“会读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