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放了些大块的干柴,这样就不用一直坐在灶前烧火,只需要一会去看看,把快燃尽的干柴往里面推推,或者再添些干柴。
刘氏又去把手洗了洗,把大铁锅盖子揭开,拿勺子在锅里搅了搅,然后盖上盖子,但不盖严实,这样就不用担心粥溢出来,忙完这些,刘氏就准备和张氏一起做窝头了。
天已经微微亮了,村东村西的鸡都此起彼伏的打鸣起来,人们都陆续的起来挑水做饭,桃家村的一天开始了。
桃三奶奶李氏来到灶房的时候,刘氏已经把参合着玉米、高粱和一些豆面的混合面和好了。
“娘。”
“娘。”两儿媳看见李氏进来了,招呼道。
“恩,妞妞咋样了?”李氏边洗手边问。
“退烧了,上半夜擦了几遍身子,后半夜就退烧了,睡的也踏实。”刘氏说着,“娘,多亏你找的这个方子,不然孩子就烧坏了!”
“那也是咱妞妞福大命大,烧退不下来,连药都灌不下去了,我的小心肝呢,老太婆我这几天心疼的呃!阿弥陀佛,可算是捡回一条命了,我还得去谢谢我那老姐妹去,要不是她说这个偏方给我,妞妞就没了呃!”李氏也哽咽起来。
“好啦好啦,娘和大嫂都放宽心吧,妞妞好了这是该高兴的事,我这当二婶的做主,今天给她熬了白米娃娃粥,娘,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张氏说完自顾自的乐起来。
“你少洗涮你娘!给妞妞顿顿做娃娃粥我都没意见!咱家哪个孩子不是吃着娃娃粥长大的,大人可以吃差点,从小不能亏了孩子,咱庄稼人,靠的就是身体好,皮实!”李氏拿着沾面的手指就去戳张氏的头,张氏一边喊着“不敢了,娘,不敢了”,一边跑去取蒸笼。
婆媳三人乐呵一阵儿,就麻利的往蒸笼里放着窝头,刘氏赶紧去把放蒸笼的蒸锅点着,桃家十一口人,窝头满满放了两层,竹子编成的蒸笼里,均匀的摆满拳头大小黄灿灿的窝头,看着就喜人。
庄稼人的早饭不能只喝稀粥,那样不顶饿,下地干活没劲,所以这窝头是桃家村人习惯的早饭,家里有红薯的,也经常用蒸红薯替代。
婆媳三人正默契的蒸着窝头,长富和长贵哥俩各挑着一担水进了灶房,两担水就把水缸装的满满的,兄弟俩又挑着大木桶晃晃悠悠的出去了,桃家村村东和村西各有一口井,他们家正好住在村西头,每天早晨,兄弟俩都要来回三趟,除了灶房里的水缸,还有专门给牲畜用水的大石缸也要装的满满的。
第二章 哥哥
更新时间2014-11-16 11:26:37 字数:2879
桃家村地处一个环形的山坳里,土地还算平整肥沃,一条蜿蜒的小河穿过山坳流向远方,出山的路也是沿着这溪流而建的石砌小道。桃家村离最近的镇子都要翻六道山梁,若要赶集就得五更起床,走到集镇已经中午时分,卖完买完再赶回来天已经黑透了。桃家村人都姓桃,族谱上溯很多代,能发现是一个祖宗分支下来的,至于那个姓桃的祖宗祖籍哪里,何时迁至此地,就无从考究了,多少灾年荒年人去人来,直到现在桃家村还剩下五大房,从桃大爷到桃五爷老老少少八十多口人。
桃家村的房屋都是泥墙茅屋小院落,常见的都是中间三间正房,两侧东屋和西屋各两间,后院是单独修葺的一排小房,用做灶房、柴房、杂物房、茅房和牲口的圈舍。前院坝子是用厚石板铺陈,平时可以用来晒粮食,院坝周围种着一些果树和桑榆,再用竹篱笆把院前院后围成一圈,放养些鸡鸭鹅猫狗。
桃三爷和桃三奶奶李氏一家居住的也是桃家村常见的小院落,俩老人住三间正房,一间充当饭厅和客厅用,另外两间分别是起居室和粮仓,起居室挨着粮仓才睡得安稳,庄稼人最看重的就是粮食,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