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3)

小玉儿凑过来问道:“大姐姐,你家两只小鹅养在哪里的?还有,鹅不是白的吗?咋成黄绒绒的了?”

桃氏道:“本来打算让爷爷给我编个竹篱笆,把小鹅圈到后山上去的,看它们又太小,暂且养在后院里,你姐夫用石块堆了个小棚子,小鹅住里面正好,等小鹅长成大鹅了,它们才会长出白毛,变成大白鹅!”

“咋不把小鹅放到堰塘里去啊?放到河里也可以嘛!”小玉儿说道。桃三爷家虽然没养鹅和鸭,但村里还是有人养的。有些人家图省事,喜欢把鹅和鸭放养到村里的堰塘里,不用担心丢失,只需傍晚赶回家就行了。有些人家人手多,会专门安排一个人把鹅和鸭赶到小河里去放养,只要不让它们游太远,傍晚用些粮食就能引回家。

张氏笑着对自己闺女说道:“你大姐姐怀了小娃娃不方便,哪有精力去照顾小鹅去,再说了,山腰有泉眼,取水也方便,把小鹅养在山后也挺好的!”

小玉儿想了想,明白过来,笑着对桃氏道:“嘻嘻,大姐姐,等你家小鹅长大些了,就由我赶着它们去堰塘里游水吧,夏天的时候,还能让三哥四哥带小鹅去河里游水!”

桃氏点头,张氏笑道:“堰塘还好些,毕竟地方小,你要是放到河里,说不住就顺水游到别处去了!”

“啊?那咋办啊?娘,不是有人在河里放鹅吗?”小玉儿不解道。

“必须有人在岸边看着点,不能让鹅游远了,还有啊,养鹅的人经常喂食,鹅也能听懂人话了,放鹅人喊上两声,再用粮食引诱一番,鹅就乖乖上岸来了。”张氏道。

小玉儿觉得她娘懂好多,一脸崇拜的看着张氏,张氏得意道:“你姥爷家以前养过鹅,你舅舅放鹅的时候,我也跟着看过。”

☆、第一七一章斗鸡菇

李氏从村里几个靠谱的老姐妹家溜达一圈回来,见桃氏回来了,高兴的拉着问长问短,虽说桃氏怀的是外重孙,但也是重孙辈啊,一代人一代感情,特别是老人,常说道‘隔辈亲’就是说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亲情更加浓郁亲密一些!

张氏问道:“娘,你都找谁打听去了?”

李氏道:“还能有谁?你二婶四婶五婶家肯定要去的,还有长武媳妇长祖媳妇那边我也去打了招呼,你大婶那边我就没去,桃老大身体不好,她也操心的很,我也不想拿这些事去烦她!”

张氏听李氏口中的媳妇婆子都是村里叫得上号的靠谱人家,也就放心了,说道:“这都八月底了,要是有合适的闺女,两家能定下来的话,最迟也要到明年才能过门!”

李氏点头,说道:“是啊,要赶到腊月里过门,可是忙不过来,再说,当初大宝的事拖着后面几个弟弟,连带的我也跟着急起来,虽说时间赶了点,但这三个孙媳妇我也是很满意的,如今剩下四宝,我这老太婆可得慢慢挑上一挑。”

张氏急道:“娘,你可得悠着点挑,别把四宝耽误了,明年四宝都十八了,村里同龄的小子好多都抱上娃了!”

李氏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桃氏得知奶奶在给四哥张罗媳妇,也是由衷的高兴,她问李氏道:“奶,你最好给四哥挑个厉害的媳妇。像丫丫姐那样脾气的最好!”

李氏听桃氏如是一说,想起往日四宝被丫丫撵的满村跑的情形,不是很乐意道:“为啥?四宝不是最怕丫丫吗?你这个当妹妹的不心疼你哥,我这当奶的还心疼孙子呢,找个厉害的媳妇,把咱四宝管成个耙耳朵,这可不行!”

桃氏想了想,点头道:“也是哦,孙女考虑的确不周到,真要是找个厉害的。把四哥管的服服帖帖。岂不是要把四哥欺负一辈子!”

张氏也赞同李氏的观点,说道:“四宝性子憨厚,可不能找个厉害媳妇!”

刘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