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药,可以卖给药店。
地里的玉米棒子挂着淡黄色的胡须,高粱也渐渐的低下了头。红薯藤长的铺天盖地,绿油油一片。红薯藤长得太旺,会影响红薯垄里红薯的产量,李氏每天都要去红薯地割红薯藤回家喂猪。田间地头除草施肥的活,都安排到了早晚凉快的时间,太阳当空的时候,人们都在家纳凉。
嫩玉米和红南瓜绿豆汤成了一家人夏季的主食。
玉米的做法很多,蒸玉米棒子、玉米粥、玉米团子、玉米干饭都很好吃。
今天,李氏掰了些嫩玉米,说中午吃玉米团子,刘氏就把石磨清洗出来了。婆媳三人把玉米粒剥下来,用石磨加水把玉米粒磨成玉米浆。
这些玉米浆带着浓郁的玉米甜香,慢火熬成清香的玉米浓汤,用凉凉的井水湃着。磨碎的玉米渣捏成团子蒸出来,糯糯的很有嚼劲,还带着淡淡的甜味。
炎热的正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们手里拿着蒲扇,一边给孩子们扇着,一边嚼着糯香的玉米团子,喝着凉爽的玉米甜汤,惬意极了。
篱笆门开着,大秦氏端着两个盆儿直接进到院子里来,她喊了声:“三嫂子!”
李氏放下蒲扇忙着迎了出去。
“哟!都吃上了!”大秦氏乐呵呵的说道。
“刚吃呢,快,你也进来吃点。”李氏拉着大秦氏就要往里走。
“不了不了,家里人都等着呢!中午我做了些凉粉,给你拿些尝尝。”大秦氏递过来两个盆,大盆里装着鱼儿凉粉,小盆里是凝脂一样的凉粉块。大秦氏想着各家味口不一样,而且还有小孩子,就没有在鱼儿凉粉和凉粉块放调料。
李氏把凉粉倒出来,又给大秦氏捡了一盆玉米团子,两人聊了几句,笑眯眯的散了。
鱼儿凉粉其实就是把没有冷却的凉粉,倒入带孔眼的漏勺里,晃动漏勺,凉粉漏入凉水里,变成小鱼的形状。
张氏把凉粉拿到灶房拌好调料端过来,孩子们吃的没有放辣椒油,拌的味道清淡。大人们吃的就拌的色香味俱全,红红的辣椒油,青白的小葱花,黄黄的姜丝,白白的蒜末,还有绿绿的芫荽。
玉米团子就着美味凉粉,中午饭吃的都很尽兴。
三宝问李氏:“奶,咱家什么时候也做顿凉粉吃啊?”
李氏拿蒲扇拍了拍三宝的脑袋,笑道:“你哪天能不挨骂不挨打,奶就给你做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