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3)

李氏帮着盛饭,又是一番絮叨,张氏和三个孙媳妇也来帮忙端饭。如今灶房里的人手也多了。早饭很快就摆上桌。

饭后。二宝提了带小李氏去县城看望岳父的事,桃三爷因早先提过此事,点头同意了。让李氏准备些礼给亲家带去。

由于日子是二宝临时定下的,李氏还没来得及准备,饭后,灶房的活扔给刘氏和张氏去收拾,李氏叫上三宝四宝帮着舂米和磨面。

二宝对李氏说道:“奶,不用准备这些,我和茯苓到县城了再买,一路上带着太多东西不方便!”

李氏道:“你这孩子真不会当家过日子,那县上的东西贵的很,那粮店卖的粮食都不知道是多少年的存粮了,哪有咱自己种的粮食好吃,再说了,家里不是有个架子车吗?你把它套马上,这些礼放车上又不要你手提!”

李氏说完,把装麦子的缸盖揭开,用碗往外挖着麦粒,三宝背着个背篓站一旁,等李氏挖了半背篓,招呼他走,三宝才背着麦粒去了老院子一角的石磨旁。桃三爷已经把毛驴牵过来了,熟练的给驴套上,磨起麦子来。

四宝背着一些谷子到村里的舂米房去了,舂米房靠近水车,利用水流带动水车旋转,舂米很快的。这些水车水渠堰塘都是庄稼人生活智慧的体现,人们把自然之力有效的利用起来,既能方便生活,又能提高庄稼产量,足见庄稼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二十斤白米二十斤白面五十个鸡蛋是必带的,至于酒茶布点心就让二宝去镇上买,李氏给了二宝足够的银钱,说是去一趟县城,到大舅哥家也不能太寒酸。二宝笑了笑,说道:“奶,大舅哥那人挺好的,这些小事上不会挑理的!”

李氏说道:“别人挑不挑理是别人的事,咱把该做的礼数做全!你们这些年轻孩子还不懂,这人情世故可不能马虎!”

二宝微笑着对小李氏说道:“呐,男主外女主内,你多跟奶学学!”

二宝长的俊朗挺拔,微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眼角稍稍上挑,颇有几分张氏的风采。小李氏成亲快一年了,每每对上二宝的微笑的模样,总是心跳的不行,她脸红着点点头。李氏笑道:“你这孩子,这些事不全是女人的,你也该学学,可不能学那甩手掌柜,啥都甩给媳妇去做!”

二宝点头受教,一副虚心的模样,看的小李氏又是一番脸红心跳。

李氏说道:“收拾完了就出发吧,午饭你们就去镇上吃,争取早点到县城!”

这时桃三爷已经把架子车拉出来了,让三宝和四宝帮着把马匹套上,李氏把米面蛋都一一放好,又让二宝驾着车在院坝里走了一圈,确认米面蛋都放稳当了,才放下心来。

小李氏从房里取出行李包,被二宝扶着上了架子车,二宝坐到前面,扯了扯缰绳,跟家人道别了,驱车往镇上去了。

李氏又叨叨起二宝的驾车技术来,桃三爷听得不耐烦道:“整天叨叨叨的,烦不烦,二宝驾车技术好的很,你要是不放心,你去驾去!”

李氏哪能驾车啊,让她坐一会儿,她都头晕目眩想吐的不行了,听桃三爷训斥几声,她立马闭嘴了,心里有些不服气,可是又说不出反驳的话,于是,翻了几个白眼,就张罗着晒玉米粒去了。

刘氏悄声跟长富嘀咕道:“爹和娘咋老了老了,还爱吵吵上了?”

长富笑道:“没事,这人年纪越大,越爱瞎操心,村里爱吵吵的老人多了去了。”

刘氏道:“你可别那样啊!”

长富点头,嘿嘿笑道:“平日里不都是你爱叨叨吗?我可是一句话也没顶过你!”

刘氏瞧着相公的憨厚样儿,心里一番甜蜜,嗔道:“谁跟你叨叨了?我才不爱跟你叨叨!”

长富赶忙点头,表示认同。刘氏抿嘴一笑,道:“赶紧去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