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娘做了板栗饼,给你们送几块尝尝。”
两?家关系好便是如?此,做了什么好吃的都要给对方送点儿。
几人站在小道上说笑几句,带着彼此的心意原路返回。
栗子饼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满是栗子香,又是另一种?滋味。
第26章 第 26 章
秋意渐浓, 阴雨天也?多起来,隔三差五就要下雨。
板栗收收晒晒,竟在家?放了五六日,外头的刺壳才裂开口子。
几人?花了点时间, 把板栗从刺壳里剥出来。
第二天一早就带去县城。
不出所料, 今年的板栗价钱也?一般, 两文?钱一斤。好在有好几家?糕点铺子的管事儿, 就守在西市口收板栗。挑挑拣拣过后, 倒是?没费多大功夫就卖掉大半, 剩下的搭着送着也?摆摊卖完。
四十七斤板栗,最后卖得八十八文?,是?笔不小的进?账。可?惜一年就这一茬,过了便没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铜板还?没在怀里揣热, 转头又花出去。
一晃要过冬,棉被家?里还?能?腾出旧的将就用着, 方竹和方桃御寒的棉衣、棉裤却是?没有的。
得买些棉花, 早些开始准备,省得等天冷了再来买成衣,一件就得大几百,可?不值当?。
只是?这棉花也?不便宜, 他们选了那品质差些, 带着黄的次等棉花, 就要四十八文?一斤。但?这是?免不了的, 若冻病了,花得更多。
陈秀兰做主, 直接称了七斤棉花。
方竹做一件棉衣估计用一斤棉,裤子少点儿, 五六两就成;方桃个头更矮,上下加起来,用个一斤就差不多。
七斤棉花给她?们各做两身厚点儿的棉衣棉裤还?有余,能?一人?再做两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