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调查许家时,得知了一个消息。真正的信安县主与许则成所生的儿子并没有失踪,实则已经死了。”

“什么?”皇帝有些惊讶,“难不成是被他们害死了?”

白休命颔首:“那小儿觉出母亲不对劲,一直吵闹不休。后来那二人便以为应安王妃祈福无法顾及家中为幌子,故意让人绑走他,想将他送离上京,谁知他跳车时摔断了脖子。”

皇帝重重拍了一下桌案:“许则成真是不堪为人,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

白休命微微垂下头,等皇帝稍稍平复一下,才继续道:“臣还听闻,那小儿之前曾经去王府将此事告知王爷,却并未被重视,他们反而将他送了回去,最后才导致他身死。

许家下人将这件事告知了余安,臣认为,她心中怕是怨恨着应安王一家,根本不想与他们相认。”

听完白休命这一番话,皇帝心中倒是有些同情起这个他几乎没什么印象的侄女了。

沉默片刻,皇帝终于道:“罢了,虽然行事狂悖,到底事出有因。只是闹了朕的万寿宴,算不得大罪,找不到便算了。”

白休命唇角微扬:“陛下仁慈。”

“既然案子查清楚了,也该让应安王一家知道前因后果。”皇帝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派人去传应安王一家进宫。”

第131章 子不教,父母之过

宫中太监出去传旨的时候, 皇帝继续批奏折,白休命则安静站在一旁。

批复了两份奏折后,皇帝突然开口:“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应安王一家?”

白休命垂手静立:“臣只负责查案, 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心意。”

皇帝没管他,继续说:“昨日宗室中不少人求朕网开一面, 认为应安王只是被蒙蔽了, 算不得犯了大错。”

昨日发生了那样的事, 如果不是太蠢的, 心中都该有所猜测。

况且司天监挨家挨户验血脉, 还真抓了几个混淆血脉的, 他们也该知道具体出了什么问题。

白休命并不觉得意外, 应安王虽然没什么建树, 但在口碑一直不错, 若非如此, 陛下也不会起意让他当宗令。

以往, 他不会在这种事上多言,却不知怎么想到了阿缠那所谓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应安王一家下场如何他并不在意, 不过想来知道他们过得不好,她应该会开心。

于是白休命说道:“臣以为陛下不妨给应安王一个机会。”

皇帝有些意外他会开口,不禁问:“为何?”

“臣手中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应安王是故意认错女儿,单凭此事, 无法评判他们一家的人品。”

白休命当然知道, 皇帝心中介意这一点。

皇室中的王爷, 可以有自己的小心思, 也可以无能,但人品至少得过得去。

“那你说, 该如何评判?”

“陛下一会儿不如试探一番,应安王夫妇只是认错女儿尚且有情可原,可若是知晓亲生女儿的遭遇,依旧无动于衷,便值得怀疑了。”

皇帝似乎觉得这个提议还不错,点点头:“那便试试。”

应安王一家没有想到案子这么快就有了分晓,听到宫中传旨,他们丝毫不敢耽搁,急忙坐着马车进了宫。

去御书房的路上,他们一家人心中忐忑,案子这么快就能查清楚,对他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应安王更是忧心忡忡,他还没想到应对之法,皇帝就要召见,也不知

会如何处置?

进了御书房,一行四人跪地行大礼。

皇帝瞥了他们一眼,冷淡地开口:“起来吧。”

应安王妃在应安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