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她把头上首饰拆了挽了个简单发髻,又换了身轻便衣裳。
她觉得自己倒是没什么变化,大抵是日日看,所以不觉有不同?之处。
非要说,那就是荷包更鼓了,田契地契更厚实了。
这都过去五年,哪怕她没做别的生意,有酥饴斋和小火炉和烹鸡酌酒顶着,每个月就能到?手四五百两银子,五年下来也有两万七千多两了。
刨除开销,那还是小钱,依旧还有两万七千两。
这些钱自然是拿来买田置地,她如今在城东有两间铺子,城西也有一间,庄子三处宅子两处,还在江南置了些田。
这些钱若都是五年前赚的大抵还能买更多,不过随着日子一日一日地过,钱也变得不值钱了,以前三千两买八十多亩的庄子,现在只能买五十多亩,所以只能买到?这些。
不过这些东西与普通人而言,已是大笔财富了。崔如英都觉得,哪怕自己日后不成亲,日子照样好过。但这话?她可?不敢和许娘子说,说了肯定?会挨骂的。
如今生意并不是很?好做,五年功夫,足够别的铺子做出差不多的东西来了。
酥饴斋前两年生意是挺好,可?日子久了五香斋也能做出好吃的蛋黄酥和蛋黄莲蓉月饼了,其他铺子也有,酥饴斋只能赚些小钱。
家?里的包子铺也是如此,酱肉包的馅儿和其他馅儿并非那么难做,别人做出差不多的,一旦卖的价钱比崔家?低,对崔记包子来说日子就不好过了。
尽管有老顾客还来,可?赚的钱依旧是少了。
不过李丰收已经琢磨着让二丫去别处做生意了,路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被路堵死。
但包子铺的事儿崔如英就不管了,二丫是招赘的,日后分家?,大约也是均分。
四郎今年十岁五郎八岁,离成家?立业还早呢,六丫那就更小了,也不着急的。
不过这两年花梨坊的生意不错,也算起?来了,崔如英后来也没再开别的铺子,专心经营烹鸡酌酒,时?间更多花在了出去游玩上,别提多快活了。
崔如英又去书桌前坐下看书,这几年来,她的书也越来越多了,看了一会儿六丫哒哒跑过来了,“三姐三姐,你看我这花绳翻得好不好看。”
六丫头上戴了两朵珠花,衣服也是好料子,二丫给做的,上面绣了几朵迎春花,正和春日意境,看着可?好看了。
她自小没吃过苦,性子天?真浪漫乖巧懂事,在家?里和二丫崔如英最亲近。
二丫是因为总给她做衣裳,亲近崔如英大概是因为许娘子总念叨,你三姐对你可?好了,总给你带吃食回?来,总给你买东西。
听得多了就记在心里了,不过这些也是实话?。
崔如英夸道:“这也太好看啦,如华可?真厉害,你看你三姐就不会,还是如华有本事!一会儿等爹娘回?来,你给他们好好看看。”